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方云

作品数:26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医学影像
  • 5篇教学
  • 4篇中动脉
  • 4篇脑血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大脑
  • 4篇大脑中动脉
  • 3篇动脉自旋标记
  • 3篇血流
  • 3篇自旋标记
  • 3篇脑血流
  • 3篇脑血流量
  • 3篇教育
  • 3篇急性
  • 3篇防辐射
  • 3篇SWI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血管
  • 2篇延迟时间

机构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连云港市中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胡方云
  • 11篇周建国
  • 6篇许开喜
  • 6篇周建国
  • 5篇马先军
  • 5篇左涛生
  • 4篇卞光荣
  • 4篇陈新建
  • 4篇王金
  • 3篇符大勇
  • 3篇丰广魁
  • 3篇李旋旋
  • 3篇孟云
  • 2篇徐敏
  • 1篇刘晓丽
  • 1篇王惠
  • 1篇赵争敏
  • 1篇陈隐漪
  • 1篇徐敏
  • 1篇胡鹏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产业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LAIR高信号征与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灌注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以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发病率最高,约占50%~60%。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紧密相关,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目前显示侧支循环血管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操作复杂等原因,尚未能广泛开展。
徐行茹孟云符大勇胡方云周建国马先军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FLAIR高信号灌注单侧ARTERY
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慢性闭塞后供血区血流量对比分析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不同脑实质区域脑血流量(CBF)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单侧MCA M1段闭塞且无其他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2.6±15.7)岁。入组患者均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序列灌注成像检查,于CBF伪彩图测量闭塞侧额叶、顶叶、颞叶皮层及深部白质区CBF值,并与镜像区相比较。结果入组患者中,左侧MCA闭塞13例,右侧MCA闭塞12例,闭塞侧额、顶、颞叶深部白质区每100 g CBF值分别为(21.265±7.836)ml/min、(19.741±6.972)ml/min、(19.741±6.972)ml/min,均低于镜像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闭塞侧额、顶、颞叶皮层CBF值略低于镜像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后,供血区深部脑白质区CBF降低更为明显,3D ASL技术通过量化CBF可客观评估脑灌注状态。
周建国卢明聪符大勇胡方云孟云胡鹏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侧支循环
3.0T磁共振的SWI和MRA对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形成及责任血管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对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形成、责任血管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小脑缺血性卒中(<72 h)行常规头颅MRI、MRA、SWI检查,比较SWI显示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责任血管有无血管磁敏感征(SVS)检出数及MRA显示动脉狭窄后闭塞数及相关性。结果:3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在DWI显示小脑动脉供血区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其中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为21例,占70%,小脑前下动脉7例,占23.3%,小脑上动脉2例,占6.7%。14例患者在MRA显示小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占46.7%,16例未能显示狭窄或闭塞供血动脉,占53.3%。在SWI上梗死责任动脉内低信号的SVS有26例,占86.7%,其中双SVS征7例,未见显示4例,占13.3%。SWI和MRA显示小脑动脉SVS及责任血管检查数显示有显著差异(χ2=10.800,P=0.002)。结论 :SWI和MRA对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责任血管均可显示,但SWI对小动脉血栓检出率明显优于3D-TOF-MRA。
许开喜陈新建左涛生马先军卞光荣王金胡方云王惠
关键词:小脑颅内血栓形成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一种具有加温结构的输液器
一种具有加温结构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管,输液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药水针,药水针上固定安装有封盖,输液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针头,输液管位于药水针的下方设有滴壶,输液管位于滴壶的下方设有开关,输液管位于开关的下方设有加温器,加温器...
孙振虎胡方云周建国
“PBL+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现阶段影像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基于现状,转变医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本文基于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方法展开探讨,采用“探讨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病例,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及技术实践水平,增强临床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影像实习生对于具体疾病诊断及操作技术的认知。
胡方云孙振虎周建国
关键词:医学影像教育模式教学质量管理
多PLD 3D-ASL在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灌注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技术在评估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LA)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脑病科及康复科收治LA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2~80岁,平均(60.6±9.4)岁。均采用GE 3.0T超导磁共振行常规序列及3D-ASL成像检查,依据T2 Flair序列图像,采用Fazekas量表综合评估LA患者脑室周围和脑实质深部病灶,并进行三级分组。分别测量轻、中、重三组患者脑室旁白质区脑血流量(CBF),同时统计达峰CBF值及达峰时间。结果:轻、中、重三组患者脑室旁白质区达峰CBF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LA程度加重,CBF值达峰时间发生延迟。结论:不同程度LA患者脑白质区CBF峰值无明显差异,但随着LA程度加重,脑实质血液流动速度减慢。
孙振虎胡方云周建国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脑白质疏松脑血流量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MRI表现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证实的3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MRI表现。结果:本组30例,骶髂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软骨下骨质水肿,其中双侧24例(80%)、单侧6例(20%),软骨信号不均匀、边缘毛糙26例(86.7%),滑膜增厚、滑膜囊积液及附着点炎14例(46.7%)。结论:MRI可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理改变,宜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筛选的首选方法 。
周建国许开喜胡方云赵争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一种能够自动更换一次性床单的CT/X光机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更换一次性床单的CT/X光机检查床,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放置框和第二放置框,所述第一放置框和第二放置框的内部均设置有前后并列分布的第一...
周建国赵燕云胡方云
规范化培训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国内的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和培养体系建立较晚,存在专业业务能力较为滞后、综合素质偏弱、学科知识不足、教学以及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基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将院校教学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结合,探讨规范化培训在影像技师培养中的应用价值。
周建国胡方云孙振虎徐敏李旋旋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教学质量
不同PLD选择对3D-pCASL技术定量中老年人脑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技术应用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的选择对于评估中脑年患者脑血流量(CBF)值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脑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行常规序列及3D-pCASL(PLD:1525ms、2525ms)检查,测量前循环供血区CBF值。将患者按照年龄划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PLD所测CBF值差异;依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将中重度脑动脉硬化定义为观察组,将正常和轻度动脉硬化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PLD所测CBF值差异。结果:中年组两种PLD所测CBF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两种PLD所测CBF值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动脉硬化患者PLD为2525ms时所测CBF值高于1525ms,而正常和轻度动脉硬化患者两种PLD所测CB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阶段及动脉血管硬化程度患者于不同PLD所定量的CBF值存在差异,检查过程中需依据个体化差异行合适的PLD选择。
胡方云孙振虎周建国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脑动脉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