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新东

作品数:3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微针
  • 16篇给药
  • 7篇载药
  • 7篇贴片
  • 7篇皮下
  • 7篇角质
  • 7篇角质层
  • 5篇药物
  • 5篇垃圾
  • 4篇药量
  • 4篇医疗垃圾
  • 4篇疫苗
  • 4篇载药量
  • 4篇透皮
  • 4篇皮肤
  • 4篇分子
  • 4篇高分子
  • 4篇表皮
  • 3篇针尖
  • 3篇透皮给药

机构

  • 37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37篇郭新东
  • 5篇朱丹丹
  • 4篇刘绪博
  • 3篇陈洋
  • 3篇李秋玉
  • 2篇张明明
  • 2篇张嘉楠
  • 1篇刘悦
  • 1篇于瑞星
  • 1篇崔勇

传媒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大学生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海洋可降解生物质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可降解生物质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海洋可降解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淀粉30‑60份、氧化剂10份、成膜剂15‑40份、交联剂0.5份、增塑剂3‑5份、抗氧化剂1‑2份以及天然抑菌...
郭新东陈博智彭娟
一种百日咳疫苗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日咳疫苗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微针阵列模具,所述微针阵列模具包括基板,在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凹槽,在矩形凹槽的底壁设置有阵列尖端向下的锥形凹槽;2)将百日咳毒素水溶液和佐剂水溶液,混...
张明明郭新东王晓莉孔德领朱丹丹马景景
一种便于动物疫苗给药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给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动物疫苗给药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可溶性的贴片基底和阵列分布在贴片基底上的可溶性的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在其顶端载有目标药物,该微针针体的制备材料包括由...
郭新东王淇磊陈洋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除皱祛黑眼圈的组合式微针面膜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于除皱祛黑眼圈组合式微针面膜。所述组合式微针面膜包括面膜底座和分布于面膜底座上的针体阵列;所述针体阵列中的每一针体在其顶端都载有上下两层的小分子添加剂,该针体阵列的制备材料还包含由...
郭新东张嘉楠
文献传递
一种德谷与门冬胰岛素基于分子模拟的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德谷与门冬胰岛素基于分子模拟的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分子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蛋白分子真实的结构,修改GROMACS中CHARMM36力场中的文件,然后用GROMACS转化成g...
郭新东李卓霖陈博智
一种微型经皮给药平台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解酒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经皮给药平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经皮给药平台,包括粘性衬底和载药针体;所述载药针体包括缓释针尖和速释针身,所述速释针身与粘性衬底接触;所述载药针体在所述粘性衬底上阵列...
郭新东欧阳明文陈博智
一种用于生物分子检测的导电高分子微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分子检测的导电高分子微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生物分子检测的导电高分子微针电极是电极与微针的一体化电极产品,由高分子固体微针、惰性金属层、固定有生物活性分子的导电高分子薄膜构成。在聚合物微针上电化学...
郭新东金旋杨圆
文献传递
一种贯穿孔微针注射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穿孔微针注射头,涉及给药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贯穿孔微针注射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接头、背衬层和若干针体;所述针体、背衬层和接头均为贯穿孔结构;所述贯穿孔的孔径为1nm~5μm;每个针体存在多个微出口。本发...
郭新东陈博智
聚乳酸微针联合氨甲环酸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3年
针对皮肤科中常见但治疗难度大的黄褐斑,提出基于聚乳酸微针的外用药物治疗方案。纳入12例黄褐斑患者,对照侧皮损处仅外用0.1 mL 2.9%氨甲环酸精华液,实验侧皮损处先使用聚乳酸微针预处理皮肤,然后外用0.1 mL 2.9%氨甲环酸精华液,治疗共持续8周,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患者满意度、黑素指数和红斑指数、CBS相关参数、不良反应方面比较了对照侧和实验侧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与仅外用氨甲环酸精华液相比,聚乳酸微针联合氨甲环酸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更佳,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黑色素水平、改善血管病变,但对局部炎症没有进一步改善作用;患者对实验侧治疗的满意率(83.33%)远大于对照侧(41.67%),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于瑞星刘悦费文敏陈博智郭新东郭新东
关键词:氨甲环酸黄褐斑疗效观察
一种高分子实心微针及其批量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给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高分子实心微针及其批量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实心微针由底座和分布于底座上的针体阵列构成;所述针体阵列中的每一针体的高度为200-900微米,针尖间距为200-600微米,底部直径为30...
郭新东李秋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