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桂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带钩研究现状综述
- 2021年
- 关于带钩的著录早已有之,宋人吕大临的《考古图》[1]、清人吴大澂的《古玉图考》中便有与带钩相关的图示和考证[2],阮元在其《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亦收录了几件铭文带钩[3]。对带钩的系统研究则始于20世纪。根据目前整理的相关资料,可将关于带钩的研究分为名称及用途研究、总述性研究、区域性研究、专述性研究、图录资料、玉带钩专题研究六类。
- 包桂红
- 关键词:带钩吴大澂吕大临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和淖尔一号墓墓主人身份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及墓葬地理位置分析,初步判断内蒙古伊和淖尔一号墓及其他四座墓葬是一处内附高车贵族家族集团墓地,而一号墓的墓主人是受北魏统治者册封或嘉赏的贵族将领亦或其家属。该墓葬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民族大融合时期长城沿线地带的部分内附高车贵族在拓跋王朝及柔然汗国夹缝中生存的历史面貌,对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历史与民族关系史具有重要意义。
- 包桂红
- 关键词:北魏高车贵族
- 带钩起源问题再探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首先对带钩与师比、鲜卑、胥纰、犀毗等进行了区别分析,指出无论是"鲜卑"还是"师比"等,皆非今之带钩古名,而可能与装饰有动物纹牌饰并以带鐍系结的北方草原民族所用带饰有关;其次,对于良渚文化与带钩起源、带钩起源的"中原说"、"游牧说"、"并行说"及玉皇庙文化与带钩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军都山墓地出土的数量较多、时代较早且形制成熟的青铜带钩对于带钩起源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根据农耕民族的服饰传统以及当时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推测带钩的最初使用人群似为长城地带东部山地的北方民族,而春秋中期以后中原地区出现的大量带钩可能与"无终西迁"有关。
- 包桂红
- 关键词:带钩
- 简述蒙古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 2015年
- 关于蒙古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分布于蒙古国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得到广泛研究,如塔木察格布拉格(Tamtzak-Bulag)聚落遗址、敖包特(Ovoot)遗址、东乌力吉特(Zuun Uldziit)遗址、西乌力吉特(Baruun Uldziit)遗址及诺尔布林乌拉(Norovliin-uul)墓群等遗存。最近发现的图勒布尔15号(Tolbor-15)遗址(第一层)位于蒙古国北部。
- 娜塔莉亚·策德诺娃包桂红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
- “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暨中蒙联合考古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 2015年
- 2015年10月5日至6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暨中蒙联合考古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
- 包桂红程鹏飞
- 关键词:丝绸之路
- 内蒙古魏晋北朝考古综述被引量:6
- 2019年
- 魏晋北朝的历史起始于公元220年曹魏代汉,终止于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建立隋朝。与曹魏代汉同一年,活动于阴山地区的拓跋鲜卑部落遭到外族打击,首领拓跋力微依附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娶其女,率所部北居长川。
- 张文平包桂红
- 关键词:北朝魏晋考古拓跋鲜卑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