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筛选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肾损伤高危人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筛选高危人群并早期干预是防治急性肾损伤的重要手段,探讨未参加过训练、训练前未培训、不良心理情绪(紧张、焦虑)、平时体育活动频率少(<3次/周)这4个危险因素能否筛选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参加武装越野5 km的战士分为无危险因素组(组1)、1个危险因素组(组2)、2个危险因素组(组3)、3个危险因素组(组4)、4个危险因素组(组5),分别留取训练后6、24 h的尿标本,比较尿蛋白、尿潜血、尿微量白蛋白(m 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肾损伤指标。结果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各组训练后6 h尿蛋白阳性的发生率增加(2=101.8,P<0.001),训练后6 h的m ALB、NAG水平明显升高(F=133.3,P<0.001;F=67.71,P<0.001)。对中高危组(3、4、5组)的分析提示训练后24 h尿m ALB、NAG水平亦随着危险因素增加而增加,以组5的均值最高。结论未参加过训练、训练前未培训、不良心理情绪(紧张、焦虑)、平时体育活动频率少(<3次/周)是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筛选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肾损伤高危人群。
- 宋磊周春华张朝阳张军华能毅张立
- 关键词:军事训练急性肾损伤
- 改进训练方法对海军特勤部队高强度军事训练肾损伤的十年观察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明确海军特勤部队高强度军事训练后肾损伤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观察改进训练方法的效果。方法2006—2015年通过3次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留取海军特勤部队1000余人次5km武装越野跑后不同时间尿液标本,以干化学法、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检测血尿、蛋白尿、酶尿发生率,经问卷调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高危因素。分次反馈、指导改进部队训练,并观察效果。结果2006年调查发现,高强度军训后血尿、蛋白尿、酶尿发生率分别为9.47%、44%、56.97%,高于运动医学报告。军龄〈1年、在沥青硬路面集训是肾损伤高危因素。经反馈调整训练计划,2012年复测发现训练后血尿发生率下降,但蛋白尿、酶尿未见改善。训练方法不当、未经培训、强度过大、不良心理情绪、既往体育活动频率〈3次/周,是造成肾损伤的高危因素。经积极纠正改进,2015年复测发现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高强度军事训练后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但根据高危因素及时预防纠正,改进训练方法,可早期逆转病程,明显降低发生率。
- 陈洪周春华李猛张朝阳宋磊余永武崔艳单毅肖枫林杨强张军肖莹
-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事医学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a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资料,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推荐的AKI定义筛选出AKI患者,比较AKI患者、非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13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87例(63%)发生AKI,其中AKI 1期41例(29.7%),AKI 2期23例(16.7%),AKI 3期23例(16.7%)。AKI组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较非AKI组高(P〈0.001),AKI的分级越高,死亡的风险增加(P〈0.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疾病史[相对比值比(OR)=65.759,95%可信区间(CI):6.555~659.661,P〈0.001]、机械通气史(OR=6.165,95%CI:2.137~17.788,P=0.001)、APACHE-II评分(OR=1.192,95%CI:1.070~1.329,P=0.001)、肾外器官衰竭数(OR=2.918,95%CI:1.261~6.751,P=0.012)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住院期间发生AKI的风险高,肾损伤程度重,预后差。慢性肾脏疾病史、机械通气史、APACHEⅡ评分、肾外器官衰竭数目是罹患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宋磊周春华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急性肾损伤
- 运动性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运动对于一个人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和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不科学、高强度的运动造成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虽然这种损伤大部分可逆,但是在竞技运动员以及军事参训人员中,这些病理改变往往预示或进展为更加严重的急性肾病变。本文就运动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临床重视,指导诊疗。
- 宋磊周春华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病理学
- 老年人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最新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21世纪以来,随着血管内造影剂的广泛使用,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致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第3位原因[1]。目前,临床多以血清肌酐值定义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2-4]。但血肌酐值一般在48 h后才开始升高,影响了早期诊断,而且受年龄、性别、种族、肌肉容量和代谢、饮食等影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肾损伤。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正常范围的血肌酐也可能意味着较低的肾小球滤过率[5]。目前,新型标志物的研究不断进步,现将目前已知的最可能早期预测AKI的生物标志物[6,7],综述如下。
- 宋磊周春华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生物学标志物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值医院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