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艺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术后
  • 4篇病变
  • 4篇病理
  • 3篇预后
  • 3篇诊治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皮内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生物
  • 2篇医学图像
  • 2篇医学图像处理
  • 2篇阴道
  • 2篇阴道镜
  • 2篇治疗靶
  • 2篇治疗靶点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变

机构

  • 10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10篇张友忠
  • 10篇李艺
  • 9篇韩赛
  • 6篇孟丽华
  • 5篇刘洪丽
  • 5篇钱秋红
  • 3篇李姗
  • 3篇胡睿
  • 2篇贾琳
  • 2篇杨子焱
  • 2篇张静静
  • 2篇陈倩
  • 1篇孔北华
  • 1篇王颉
  • 1篇吴淑霞
  • 1篇高绍凤
  • 1篇刘昕

传媒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轻早期宫颈腺癌宫颈锥切术后自然分娩1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报告患者,25岁,因性交后阴道流血1年,查体发现宫颈病变1月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性交后阴道流血,色鲜红,量不多,未行治疗。1月前孕前查体于当地医院行TCT检查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建议活检";HPV检测为阴性。遂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示(宫颈)原位腺癌,可疑早期浸润。
韩赛宗丽菊李艺李姗胡睿张友忠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鳞状上皮内病变自然分娩病理会诊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阴道镜图像分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阴道镜图像分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方法,属于医学图像处理和疾病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开发并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以对阴道镜图像的宫颈病变进行分类。基于ResNet50模型和临床...
张友忠刘露陈威贾琳孟丽华杨子焱钱秋红刘洪丽韩赛李艺
文献传递
CD155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药医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D155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CD155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多项分子病理学指标相关,沉默CD155可抑制AKT/mTOR活性和NF‑κB通路并激活自噬和凋...
张友忠刘露孟丽华钱秋红刘洪丽韩赛李艺孙雨张俊华尤学武郭玲宇刘晓丽
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因素的Meta分析
韩赛张友忠李艺宗丽菊李姗王颉胡睿
51例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预后分析
李艺张友忠
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者的诊治。结果: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6例(48.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病变残留或复发间隔时间平均18个月,58例(77.3%)发生在术后24个月之内。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中仅47例(62.7%)细胞学提示异常,73例(97.3%)HPV DNA阳性。35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接受子宫切除术,40例接受保留子宫的宫颈锥切术或部分宫颈切除术,其中20.0%(8/40)在术后2年内再次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并接受第3次手术治疗。结论:大部分CIN病变残留或复发在锥切术后2年内发生,患者年龄主要在40-50岁;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细胞学;再次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手段,但仍有再次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宗丽菊高绍凤韩赛李艺孟丽华张友忠孔北华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病变残留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阴道镜图像分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阴道镜图像分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方法,属于医学图像处理和疾病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开发并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以对阴道镜图像的宫颈病变进行分类。基于ResNet50模型和临床...
张友忠刘露陈威贾琳孟丽华杨子焱钱秋红刘洪丽韩赛李艺
CD155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药医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D155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CD155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多项分子病理学指标相关,沉默CD155可抑制AKT/mTOR活性和NF‑κB通路并激活自噬和凋...
张友忠刘露孟丽华钱秋红刘洪丽韩赛李艺孙雨张俊华尤学武郭玲宇刘晓丽
病理类型、年龄与宫颈癌术后复发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综合评价宫颈癌术后复发与病理类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Pub 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LWW数据库、CNKI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研究宫颈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文献,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各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和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7篇,复发病例466例,未复发病例2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鳞癌(腺癌和腺鳞癌)和鳞癌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8,95%CI(1.75,4.76),P=0.01];腺癌和腺鳞癌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93,3.25),P=0.08];年龄<(47±1)岁和年龄≥(47±1)岁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术后复发率非鳞癌大于鳞癌;年龄与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无关。
韩赛宗丽菊李艺李姗胡睿张静静陈倩张友忠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理类型年龄META分析
ORM1和/或APOF在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疾病诊断、预后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ORM1和/或APOF在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DIA等相关技术,从受试者血浆蛋白中成功筛选相关生物标志物,经试验验证,ORM1结...
韩赛张友忠刘昕孙雨吴淑霞张俊华刘露郭玲宇孟丽华刘洪丽钱秋红张静静陈倩李艺赵春茹张家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