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瑛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晋城煤业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黄斑无血管区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黄斑无血管区(FAZ)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CSC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患眼、健眼各45眼分别设为患眼组、健眼组,选取体检健康人群30例30只眼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AZ、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脉络膜厚度(SFCT),同时分析毛细血管血流增强形态。结果三组SCP中FAZ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组DCP中FAZ为(0.81±0.19)mm^2,均显著高于健眼组的(0.43±0.12)mm^2、对照组的(0.38±0.08)mm^2(t=3.17、3.22,均P<0.05);患眼组、健眼组SCP/DCP中血流密度显著均低于对照组(t=2.69、3.01,均P<0.05)。患眼组CMT、SFCT分别为(427.43±35.66)μm、(359.43±32.95)μm,均显著高于健眼组的(276.35±17.02)μm、(260.38±25.66)μm和对照组的(285.69±11.47)μm、(235.76±20.50)μm(t=8.17、9.89,10.26、15.92,均P<0.05);健眼组与对照组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眼组SFCT显著高于对照组(t=4.39,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结果证实,患眼组可见毛细血管血流局部增强23眼和血流弥漫性增强22眼,同时均存在视网膜下积液;健眼组可见毛细血管均匀强弱信号改变;而对照组则均无以上改变。结论急性CSC患者患眼和健眼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明显降低,其中DCP中FAZ患侧眼较健侧眼明显扩大,扩张毛细血管丛血流可见多种形态增强改变。
- 李瑛瑛郭登山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黄斑视网膜脉络膜血流速度灌注成像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附2例报告)
-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盲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器官移植术中成功率最高的手术。角膜移植术是用健康透明的供体角膜,替换已遮挡患眼视轴或即将导致丧失眼球完整性的病变角膜,供体角膜的来源,有自体、异体同种和异种之分。
- 郭登山李瑛瑛
- 关键词:角膜自体
- 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0例93眼白内障患者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其中有80例83眼植入Acrysof Natural型折叠人工晶体,10例10眼植入Acrysof IQ型非球面人工晶体。结果 90例93眼患者术后均无自述视物时亮度、颜色异常等,术后第一天视力≥1.0者38眼,≥0.5者62眼,≥0.1者85眼,0.1以下者8眼;术后第一周视力≥1.0者48眼,≥0.5者78眼,≥0.1者93眼;术后一个月进行屈光检查仅有4眼出现+0.50D散光;术后有36眼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及后弹力层皱折,大部分均于术后3天内完全消失,少部分于术后7天消失。术后有1眼人工晶体后襻脱入前房。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植入蓝光滤过型折叠人工晶体,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无术后蓝视症,除了吸收紫外线外还吸收部分蓝光,其吸收光谱非常接近于自然状态,它最大可能地保留了人眼对光线的滤过、吸收和通过的特性,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 郭登山王刚陈雪梅杨学真李瑛瑛
- 关键词:蓝光滤过折叠晶体手术
-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眼科35例(35只眼)采用ECP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科激光显微内窥镜系统进行ECP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用药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患者各时间点的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的品种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愈者30例(30只眼),占85.71%;未愈者5例(5只眼),占14.29%。术前患者的平均眼压为(45.42±2.50)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1 d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5.67±4.00)mm Hg,术后1周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3.45±2.48)mm Hg,术后1个月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0.45±3.78)mm Hg,术后3个月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7.95±4.43)mm Hg,术后6个月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5.15±4.19)mm Hg,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6.58,7.45,8.12,8.72;P〈0.05)。术后视力无变化者25例(25只眼),占71.42%;视力下降者6例(6只眼),占17.16%;视力提高者4例(4只眼),占11.42%。术前患者使用降眼压药物平均(3.3±0.6)种,术后下降至(1.0±0.5)种,手术前后患者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P〈0.05)。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当天主诉眼痛的患者5例(5只眼),予止痛药物口服后均得以缓解。此后,随访期间全部患者无明显的眼痛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其中瞳孔区发现纤维素样渗出物者12例(12只眼),经过对症治疗均在1周内完全吸收;出现少量前房积血者3例(3只眼),均在术后2~5 d内自然吸收;玻璃体少量积血者1例(1只眼),药物治疗后痊愈�
- 张友岩李瑛瑛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110只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 d及3个月的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随访末期时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SNK法进行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术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4.6±2.4)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1 d平均眼压为(19.6±1.6)mm Hg,术后3个月的平均眼压为(13.2±1.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2,P〈0.05);术前患者眼压与术后1 d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P〈0.05),术前患者眼压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5)。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0.14±0.08),术后1 d患者平均视力为(0.27±0.08),术后3个月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4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P〈0.05);术前患者的视力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P〈0.05),术前患者的视力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P〈0.05)。术后末期所有患者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均加深,膨隆的虹膜变平坦,周边房角开放,粘连的范围减小,未发现再次粘连。术后出现短期角膜水肿者30例(30只眼),出现短期高眼压者20例(20只眼),出现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者12例(12只眼),术中和术
- 李瑛瑛张友岩王金桃
- 关键词: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 眼底照像与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糖尿病视网_膜病变(DR)患者眼底彩色照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探讨眼底彩色照像与FFA检查对DR诊断分类的意义。方法根据DR和DME的严重程度国际分类方法,对在我院眼科进行眼底彩色照像与FFA检查的106例(212只眼)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严重程度分类比较分析。结果FFA检查对DR分类诊断明显优于眼底彩色照像检查,两组之间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1,P〈0,05)。对DME是否明确存在的诊断也明显优于眼底彩色照像检查,两组之间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7,P〈0.05)。对DME严重程度分类诊断,行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结论FFA较眼底彩色照像能够及早发现DR及DME,特别是在重度非增生性DR及增生性DR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郭登山陈雪梅王刚杨学真李瑛瑛杨东霞
- 关键词:眼底血管造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