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璐

作品数:17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评分
  • 3篇细胞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小鼠
  • 3篇化道
  • 3篇急诊
  • 3篇出血
  • 2篇调节蛋白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肺复苏后
  • 2篇血栓
  • 2篇血栓调节
  • 2篇血栓调节蛋白
  • 2篇早期预警评分
  • 2篇上消化道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7篇吕菁君
  • 17篇叶璐
  • 16篇魏捷
  • 5篇张东梅
  • 2篇孙胜男
  • 2篇孙红双
  • 1篇王蕊
  • 1篇王静
  • 1篇万曦
  • 1篇杜贤进
  • 1篇杨卫泽
  • 1篇朱开梅
  • 1篇田丹
  • 1篇李涛
  • 1篇刘艳红
  • 1篇晏晨

传媒

  • 8篇临床急诊杂志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内镜前评分方法对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比较三种内镜前评分方法[Pre-Rockall、Glasgow-Blatchford(GBS)、AIMS65评分]对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并分析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险性AUGIB患者261例临床资料,以院内或30d内死亡和(或)再出血为终点,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三种方法的优劣。结果261例危险性AUGIB患者,男性211例(80.84%)。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前三位病因分别为: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93例(49.21%)、十二指肠溃疡47例(24.87%)、胃溃疡20例(10.58%)。30d内病死率10.72%(28例),再出血率10.34%(27例)。不同时间行内镜检查对患者死亡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危险性AUGIB患者院内或30d内死亡,AIMS65评分(AUC=0.736)和Pre-Rockall评分(AUC=0.715),能力相当;亚组分析,预测静脉曲张组院内或30d内死亡,AIMS65评分最优(AUC=0.888)。在预测院内或30d内再出血方面,三种评分方法AUC值相当,预测能力均不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敏肌钙蛋白I(ultra-TnI)、恶性肿瘤、AIMS65评分≥2分为危险性AUGIB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危险性AUGIB死亡危险因素是超敏肌钙蛋白I、恶性肿瘤、AIMS65评分≥2分。AIMS65评分系统简单客观,是预测静脉曲线性AUGIB患者病死率最佳的内镜前评分方法。AIMS65评分≥2分为高危人群,适用于急诊科快速病情评估,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实现多学科综合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李嘉嫦吕菁君姜洁叶璐魏捷
关键词:死亡危险因素预后评估多学科综合治疗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的120名本科生和“5+3”一体化学生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选取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的120名本科生和“5+3”一体化学生作为课改组,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3个月共36学时授课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技能成绩测评、自填式问卷调查表来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课改组学生的理论知识[87.0(85.0,90.0)分比85.0(80.0,88.0)分]、问诊技能[8.0(7.0,8.0)分比7.0(6.0,8.0)分]、体格检查、职业素养、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和综合能力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课改组的自主学习热情、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急诊临床思维、专业认同感、心理素养、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分亦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课改组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呈现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内容理解深度、课堂氛围与趣味性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而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前准备、教学内容和授课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过程中,将提高岗位胜任力融入翻转课堂中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吕菁君谢吐秀王静叶璐王蕊魏捷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诊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改良急诊脑出血分级量表(mEDICH)在急诊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血(sICH)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首诊的sICH患者201例,根据其院内死亡或30d内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这4种评分系统不同分值段的病死率差异,并应用ROC曲线比较REMS、MEWS、APACHEⅡ和mEDICH评分评估急诊sICH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院内死亡或30d内死亡与存活的sICH患者的REMS、MEWS、APACHEⅡ和mEDICH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量表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且各分值段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EMS、MEWS、APACHEⅡ和mEDICH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0.777、0.833和0.899。mEDICH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REMS、MEWS和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P<0.01)。结论REMS、MEWS、APACHEⅡ和mEDICH评分均能较好的对急诊sICH患者院内死亡或30d内死亡风险进行预测,以mEDICH的预测能力最佳。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
关键词:脑出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或30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院内死亡或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首诊的20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局将sICH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s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例sICH患者中死亡59例,存活142例。死亡组脑出血家族史比例、吸烟比例、收缩压、白细胞计数、随机血糖、血肌酐、D-二聚体、血肿体积、破入脑室比例、中线移位≥5 mm的比例均高于生存组,而死亡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显著低于生存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家族史、入院时GCS评分、血肿体积是影响sICH患者院内死亡或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 05)。此外,脑疝、感染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sICH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结论在sICH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追踪其脑出血家族史,重视入院时GCS评分、血肿体积,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脑疝、感染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更好地改善sICH患者的短期预后。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更适合判断重症中暑患者病情的评分方法。方法:对34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存活及死亡患者入院RMES和MEWS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比两种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存活及死亡患者入院REMS分值分别为5.15±3.21、7.88±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MEWS分值分别为6.12±2.92、9.25±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REMS和MEWS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95%CI:0.529~0.942)和0.810(95%CI:0.646~0.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MS和MEWS均能较好的判断重症中暑患者的预后,其中MEWS评分灵敏度更高,更适用于急诊及院前高危重症中暑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筛查。
晏晨魏捷田丹杨卫泽叶璐吕菁君杜贤进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重症中暑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后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继发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估admission Rockall Score(aRS)、Glasgow-Blatchford Score(GBS)和AIMS653种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继发心肌梗死(MI)的预测价值,并分析继发性M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8期间入住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的401例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钙蛋白是否升高以及是否同时存在心肌缺血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心梗组(n=52)和非心梗组(n=349),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AUGIB继发MI的危险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评分与继发性MI的相关性,并绘制3种评分针对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区域面积(AUC)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失血性休克、脑血管疾病史、慢性肾脏病史以及D-dimer升高是AUGIB患者继发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预测继发性MI方面,aRS(AUC=0.790,OR=1.672,P<0.05)、GBS(AUC=0.754,OR=1.375,P<0.05)及AIMS65(AUC=0.725,OR=1.692,P<0.05)评分对于AUGIB患者继发MI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aRS评分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53.6%;GBS评分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78.2%;AIMS6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57.6%。结论:AUGIB继发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失血性休克、脑血管疾病史、慢性肾脏病史以及D-dimer升高。并且证明了aRS、GBS及AIMS65评分可较好的预测AUGIB继发MI,三者预测效能相当,各有利弊,其中aRS评分敏感度最高,GBS评分特异度最好。
江贵军吕菁君魏捷叶璐姜洁李嘉嫦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死评分系统预后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早期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肾小管损伤、炎症、凝血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单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入院时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t-PAI-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降解产物(PI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降钙素原质量浓度(PCT)、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血小板计数(PL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入组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6例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sTM、t-PAI-C、FDP、AT-Ⅲ、TAT、PIC、FIB、D-Dimer、PT-INR、PCT、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L)、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入组119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组(AKI组)与脓毒症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比较,PCT、PT、PT-INR、sTM、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PT、PT-INR、sTM、D-Dimer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sT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AUC=0.857,95%CI:0.790,0.924)和灵敏度(0.644)、特异度(0.918);sTM高表达、慢性肾衰竭病史是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
姜洁吕菁君叶璐江贵军魏捷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血清胱抑素C
138例不同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相同症状首次就诊时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显著性差异,提示非血液科医生尽早排查多发性骨髓瘤,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与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2016.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1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umol/L),感染,骨痛,贫血四大首发症状分组,分别设立对照组(首发临床症状相同的非骨髓瘤患者),采用SPSS22.0及Medcalce 15.10软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显著性差异和诊断阈值。结果:1.首次就诊时血肌酐≥177umol/L,原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血Ca〉2.39mmol/L+ALB≤30.31g/L+Hb≤84g/L,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2.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出现IgM〈0.42g/L + ALB≤32.7g/L;ESR〉 82 mm/h;Hb〈100g/L三项之二,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3. 首发症状为骨关节疼痛合并骨质损害的男性患者存在尿蛋白及潜血阳性,并出现Ca〉2.39mmol/L + ALB〈37.5g/L + Hb〈104g/L + TT〉19.8sec时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4. 男性患者,难以纠正,原因不明的贫血,Hb≤90g/L出现IgM〈0.51g/L+ALB〈34.1g/L+GLB〉46.4g/L时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由于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起病时血液系统症状不典型,血液系统外的症状多样化,导致在首诊过程中很容易误诊及漏诊。在肾功能不全,感染,骨痛,贫血的基础上,常规实验室检查提示高血钙,低IgM,低白蛋白,高球蛋白时,建议骨髓穿刺活检排查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张东梅吕菁君魏捷叶璐谢吐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障碍贫血骨痛
119例脓毒症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等各项实验室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d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者和外科择期手术119例非脓毒症患者。检测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d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①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SOFA评分存在正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SOFA评分存在负相关;而PIC与SOFA评分不存在相关。②脓毒症患者人院时sTM、t-PAl—C与PCT存在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PCT存在负相关,AT-Ⅲ、TAT、PIC与PCT不存在相关。③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7d存活情况存在负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7d存活情况存在正相关;PIC与7d存活情况不存在相关。结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分别代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高度激活,抗凝功能相对不足,纤维蛋白降解能力降低,是临床监测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良好指标,是包括PLT、1NR、APTT在内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核心诊断标准的有益补充。
魏捷张东梅吕菁君刘艳红姜洁李嘉嫦叶璐李涛万曦
关键词:脓毒症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百草枯诱导肺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一般成人PQ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或口服致死剂量为30~50mg/kg。由于它毒性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毒后病死率达60%以上,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张东梅
关键词:百草枯肺纤维化中毒肺上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