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立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特征量
  • 2篇涡流
  • 2篇脉冲涡流
  • 1篇支承
  • 1篇识别技术
  • 1篇塔机
  • 1篇塔式起重机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配机
  • 1篇起重
  • 1篇起重机
  • 1篇装配机
  • 1篇装配机器人
  • 1篇组件
  • 1篇滤波
  • 1篇模式识别
  • 1篇机器人
  • 1篇机器人手臂
  • 1篇感器

机构

  • 5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作者

  • 5篇庄立东
  • 4篇杨龙兴
  • 3篇黄明鑫
  • 2篇梁栋
  • 1篇潘辉
  • 1篇史旭东
  • 1篇南玉龙

传媒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物联网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HALCON图像处理的粘连零件颗粒计数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决传统的粘连零件颗粒计数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基于HALCON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欧式距离变换及高斯滤波的分水岭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采集零件颗粒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再对数学形态学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高斯滤波,最后进行分水岭分割,得到分割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过分割,为后续零件颗粒的准确计数提供了保障。
黄明鑫杨龙兴庄立东梁栋
关键词:HALCON高斯滤波
基于多特征量提取技术的脉冲涡流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2016年
为了提高脉冲涡流缺陷检测的准确性,更加全面的反应缺陷的特征,对多特征量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定义了矩形缺陷的最小特征集与最小特征数,得出了脉冲涡流缺陷检测的特征数应该大于等于缺陷的最小特征数的结论。利用MATLAB软件及数值方法,建立多特征量与多反馈指标的数值映射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庄立东杨龙兴黄明鑫潘辉
关键词:脉冲涡流模式识别
应用在塔式起重机重量测试上的传感器结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塔式起重机重量测试上的传感器结构装置,它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重量传感组件,所述重量传感组件包括滑轮支架和传感器滑轮组件,所述滑轮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安装支架的任...
黄明鑫杨龙兴庄立东梁栋
文献传递
基于KPCA的脉冲涡流缺陷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无损检测方法,而缺陷分类识别是缺陷检测和评估中的关键步骤。文中设计了一套脉冲涡流检测系统,通过实验得到表面、亚表面及腐蚀缺陷的瞬时差分信号,再对瞬时差分信号做时域和频域分析,从中提取多个特征量,然后将这些特征量进行不同的组合,用于缺陷的分类识别。最后提出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表面、亚表面及腐蚀缺陷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对比两种识别方法,发现核主成分分析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从而为判定缺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南玉龙杨龙兴阚仁峰庄立东
关键词:脉冲涡流特征量KPCA
基于PSO的6R装配机器人手臂刚度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提高6R装配机器人的末端定位精度,从提高其刚度性能出发,提出一种基于PSO的机器人臂长组优化算法。首先,在装配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基础上,提出末端刚度矩阵的"力-线位移矩阵"在手臂工作空间内奇异值的积分均值作为机器人末端刚度的定量评价指标,并以其为优化目标,建立机器人臂长组分配优化函数,研究利用PSO寻优算法对该优化函数求解;最后对某公司自主开发的KRT20-1540装配机器人,利用ANASYS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史旭东庄立东郭显鹏
关键词:刚度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