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泉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镇级大部制的探索与经验:龙港镇个案研究
- 2017年
- 国务院在全国确定了两个镇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龙港镇是其中之一。龙港镇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镇级大部制的探索。在大部制改革中,龙港镇将原有的41个部门精简为15个"大部门",着重解决人员冗杂,财政负担,政出多头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大部制的缘起,对比借鉴了当前中国区、镇既有大部制改革的经验与不足,重点阐述了龙港镇大部制改革的内容、创新点与基本经验,以期形成一种可推广复制的镇级大部门体制改革模式。
- 章梦君薛泉
- 关键词:行政体制大部制
- 压力型体制模式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基于温州个案的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压力型体制是解释中国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为考察压力型体制是否可以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驱动模式,进而验证该理论的解释力并对其做出优化,本文选取2011—2013年的温州社会组织改革作为研究个案。在压力型体制框架下,温州社会组织"数量"上的急剧增长,完全是"自上而下"加压驱动的结果。"一把手"是最主要的"压力源";高额的量化指标任务直接由市民政局制定和派发,中间不允许下级职能部门参与讨论;各县(市、区)面对超出自身能力的指标任务,分别采取了六种变通策略(减压阀)来缓解压力。温州的案例表明,压力型体制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尚需在压力源、减压机制和压力向度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同时,压力型体制模式存在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边界,片面的"高压驱动"无法形成社会组织发展的真正动力;最后,减压阀的运行机理也往往导致压力型体制模式的失效。因此,社会管理应当慎用压力型体制。研究的局限在于,个案方法可能以偏概全,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限度。
- 薛泉
-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社会组织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