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艳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植管
  • 3篇植管术
  • 3篇菌群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途径
  • 2篇护理
  • 2篇便秘
  • 2篇肠病
  • 2篇肠道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治疗
  • 1篇营养风险
  • 1篇手术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吴红艳
  • 4篇施春霞
  • 4篇陈红英
  • 3篇张燕
  • 2篇吴婷婷
  • 1篇喻春钊
  • 1篇崔伯塔
  • 1篇徐海娥
  • 1篇彭炤源
  • 1篇张发明
  • 1篇吴婷婷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现状进行调查,设定改善目标,依据柏拉图80/20原则,将进食种类单一、能量摄入少、患者依从性差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1.8%降低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
吴红艳施春霞王丽娟吴婷婷陈红英
关键词:品管圈炎症性肠病营养风险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3
2015年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被用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主要的移植途径包括经中消化道胃镜输入、结肠镜途径和灌肠[1~4]。我们主要将FMT用于难治性肠病的挽救治疗。
陈红英施春霞吴婷婷吴红艳彭炤源崔伯塔张发明喻春钊
关键词:植管ENTERAL慢性便秘FECAL美沙拉嗪
结肠TET途径行洗涤菌群移植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配合及护理
2024年
总结586例结肠经内镜肠道植管术途径行洗涤菌群移植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主要内容如下:严格供体筛查,定期随访管理;经内镜肠道植管术植管配合与护理;注重心理干预,制订术前准备策略;优化移植方案,预控术中不良反应;全方位、全过程,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5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洗涤菌群移植治疗并出院。
王丽娟张燕吴红艳崔静
关键词:肠道菌群失调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在粪菌移植治疗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年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进行了粪菌移植的便秘病人一段时间内的实验观察,来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病人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了实验观察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者在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这段时间内,选取52例进行粪菌移植的便秘病人作为本文的案例对象,同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观察的对象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特意采取措施,保持常规状态,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最后通过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和观察数据分析得到本文研究结果。结果:本文研究发现,相对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的治疗效率较高,并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和便秘症状评分量表得分较低。结论:护理干预对于进行了粪菌移植的便秘病人来说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状况。
王丽娟陈红英吴红艳施春霞
关键词:护理干预便秘病人
QQ群组教育提升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依从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QQ群组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QQ群的健康教育。采用自制炎症性肠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干预1周和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采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IBDQ)于干预1周、第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干预1周、3个月及6个月后在服药、定期复查就诊方面依从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按计划进行肠内营养、自测体重、记录自我症状及体症、能否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四个条目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1周比较,其依从性分别提高17.0%、16.9%、11.2%、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功能及IBDQ总分均高于干预前评分及干预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QQ群的健康教育管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施春霞徐海娥陈红英王丽娟吴婷婷吴红艳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健康教育
1例行洗涤菌群移植治疗的重度伪膜性肠炎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23年
总结1例重度伪膜性肠炎患者经内镜肠管行洗涤菌群移植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洗涤菌群落移植治疗前后的护理,如老年患者内镜肠管的护理、肠道压力管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治疗后观察、液体管理和出院指导。经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好转出院。
吴红艳张燕王丽娟崔静盛天凤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护理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行洗涤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护理要点
2024年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行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本院微生态医学科收治的ASD患儿为对象,总结提炼结肠TET行WMT治疗ASD患儿的护理要点。结果:对结肠TET行WMT治疗的ASD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儿监护人配合度、照护能力,还能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减少病患的其它各种负担及相关并发症,提高整体疗效和病患满意度。结论:对结肠TET行WMT治疗的ASD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能够提升菌群移植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心理和行为的康复,有推广应用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points of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who underwent colonic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 for 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 Method: Taking children with ASD admitted to the Microecology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s the subjects, we summarized and refined the nursing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D who underwent colonic TET for WMT. Results: Effective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ith ASD who underwent colonic TET for WMT not only improves the cooperation and care ability of their guardians, but also reduces other burdens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hile ensuring medical safety, improving overall efficac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ith ASD who underwent colonic TET for WMT can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 help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habilitation, and have value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崔静吴红艳张燕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