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海珠区老年肺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
- 2003年
- 钟静梁庆梅黄波李沈丽麦洁儿
-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
- 抗结核药物治疗致药物性肝损害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83例应用间歇短程板式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10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肝功能异常发生在1个月内占73.6%,发生在2个月内占20.3%,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106例肝损害患者中98例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原治疗方案,8例肝功能好转,经调整抗痨方案,完成抗结核治疗。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嗜酒患者抗痨期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及时掌握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可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 黄波邓凤怡何丽燕杜雨华
-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损害
- 利福平的血药浓度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利福平血药浓度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治疗方案3HRZE/6HRE常规化疗。对比治疗前及强化期结束后患者机体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变化,分析患者不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患者机体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MDSC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利福平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而MDSC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利福平高浓度组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低浓度组,而MDSC和Treg细胞水平显著低于低浓度组,利福平高浓度组痰转阴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结论利福平能够改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机体的免疫细水平,修复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的失调。
- 梁冰朱健飞梁启德杜雨华钟静何刚黄波
- 关键词:利福平复治涂阳肺结核免疫细胞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64例肺结核复治涂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第2、3、6个月的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个月时,观察组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黄波梁冰何丽燕钟静杜雨华苏静怡
- 关键词:复治涂阳肺结核左氧氟沙星
-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42例临床分析
- 2017年
- 结核病在我国有庞大的患病基数,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已经对社会公共卫生与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尤以肺结核发病率最高。随着结核病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临床上主要通过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来进行治疗,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盐酸乙胺丁醇(EMB)等为主导药品的短程化疗方案在世界多数国家都被认为是结核病的常规方案。
- 黄波杜雨华何丽燕
- 关键词:过敏性皮疹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护理重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研究组(n=2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苏静怡何丽燕黄波张雅惠杜彩云
-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护理研究
-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结核病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并给予护肝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检查肝功能正常,将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2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从其他1244例患者中选取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结核病初治/复治、痰涂片结果、合并多处结核、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糖尿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寻找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从单因素分析结果来看,结核病初治/复治、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是影响结核病治疗的重要问题,寻找其影响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前提,应当予以重视。
- 黄波杜雨华何丽燕
- 关键词:结核病肝损伤影响因素肝功能
- 14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等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探讨营养不良与复治的相关原因。 方法 对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二门诊部辖区内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45例和初治涂阳患者105例初诊时血清蛋白、全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进行测定,观察复治涂阳患者首次就诊时的营养状况。将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全血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数值,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5例初治涂阳患者中,总蛋白降低者占22.86%(24/105)、白蛋白降低者占20.00%(21/105)、球蛋白降低者占17.14%(18/105)、A/G比值降低者占34.29%(36/105)、红细胞计数降低者占24.76%(26/105)、血红蛋白降低者占47.62%(50/105)、淋巴细胞数降低者占2.86%(3/105);145例复治涂阳患者中,总蛋白降低者占22.76%(33/145)、白蛋白降低者占22.76%(33/145)、球蛋白降低者占24.83%(36/145)、A/G比值降低者占51.72%(75/145)、红细胞计数降低者占26.90%(39/145)、血红蛋白降低者占33.10%(48/145)、淋巴细胞数降低者占3.45%(5/145);两组患者A/G比值、血红蛋白降低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02、5.384,P值均<0.05);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数降低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274、2.124、0.144、0.069,P值均>0.05)。 结论 血清蛋白A/G比值的降低是结核病复治的高危因素。
- 梁冰伍红黄波魏运金邓红林茵苏静怡
- 关键词:结核血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