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飏
-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泥页岩夹层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SAGD开发效果对储层非均质性十分敏感,泥页岩夹层对双水平井SAGD的泄油通道有一定的影响。以新疆风城某SAGD区块为研究目标区,建立了表征注采井间及井对上方夹层的多因素油藏数模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夹层展布形态、水平及垂向位置下的SAGD开发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了夹层非均质油藏SAGD部署的临界夹层展布形态特征参数。同时可通过产油曲线所展现的典型特征,反推出诸如泥页岩夹层长度以及垂向位置等夹层展布情况,从而进一步掌握目标层系的地质体系结构,对指导下一步双水平井SAGD部署,规避地质风险,实现SAGD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唐帅吴永彬刘鹏程张金川刘飏
- 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 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被引量:21
- 2016年
-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常发育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扫描电镜下常见草莓状黄铁矿;五峰组黑色页岩岩心观察无明显晶形,扫描电镜下常现呈微晶黄铁矿颗粒,以细小颗粒状分布在有机质中。草莓状黄铁矿通常由微晶颗粒聚集而来,其草莓状直径大小由硫复铁矿的形成和沉积水动力控制。根据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深度关系分析出湘鄂西地区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表现为五峰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贫氧-缺氧环境三种。由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微晶黄铁矿直径d建立D/d的关系表明:从沉积期到成岩期,五峰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强;且五峰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弱,水体更稳定。此外,D与d之间的关系能侧面反映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的变化趋势。D/d值与页岩解吸气量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龙马溪组D/d值越大,解吸气量越少。五峰组D/d值较龙马溪组普遍偏小,解吸气量远大于龙马溪组。上述结果表明水体还原环境的强弱是湘鄂西烃源岩有机质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页岩气的富集。
- 刘子驿张金川刘飏余文武何葳李波文
- 关键词:草莓状黄铁矿
- 海洋系统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回顾与展望
- 2023年
- 氮(N)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而广泛的影响。近几年来,氮循环的研究在地球生物学、地球化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生态健康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这里,我们回顾了海洋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进展,总结了现代人类对海洋系统氮循环的影响和相应的反馈,并对未来海洋氮循环进行展望。氮同位素(δ^(15)N)是评估氮循环的重要工具,可信的证据表明氧气(O_(2))的波动对氮循环的演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氮循环显然与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密切相关,特别关注了埃迪卡拉-早寒武世、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和晚二叠纪-早三叠纪三个阶段全球氮循环对生命演化和环境演变的耦合。自从进入人类世以来,人类活动极大的加快活性氮(Nr)的排放以满足农业和工业的需求,同时大量Nr向海洋系统的输入引起一系列具有成因关联的生物地球化学反馈,对环境变化、其他元素循环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随着Nr向海洋系统的持续过量输入,过量的Nr排放已被视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亟需研究。
- 王东升王东升张金川郎岳刘飏仝忠正牛嘉亮李振
- 关键词:氮循环氮同位素生命演化环境演变氮收支
- 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设计被引量:3
- 2021年
- 石油的形成演化发生于地下上千米深的微米—纳米级的岩石孔隙空间中,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其时空跨度超过人们以往的经验认知范围,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建立了地球—板块—盆地—圈闭—油气分子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级场景,涵盖烃源岩形成、油气生成、油气运聚及破坏三个教学环节共十一类场景,实现了地下油气从形成到成藏的全场景、全过程再现,实验完成后采用双重测评方案测评并实时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 唐玄刘飏熊金玉梁国栋张金川
- 关键词:教学实验油气聚集盆地模拟
- 湘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能力主控因素被引量:18
- 2016年
- 利用实验测试手段剖析了湘鄂西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特征、矿物特征、孔隙特征以及甲烷吸附特征,发现龙马溪组页岩的甲烷吸附能力较强,在恒温30℃时平均饱和吸附气量为2.46 cm3/g,具有良好的储气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有机碳含量、适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黄铁矿含量和微、中孔的体积与吸附能力正相关性较强,是吸附能力主要的内部控制因素。温度和压力作为外部控制因素分别与吸附能力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性,而该区构造抬升幅度大,对温度和压力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认为,构造抬升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地层在高压区内抬升时,温度对吸附气的影响大于压力对吸附气的影响,构造抬升使得页岩的吸附能力增强;当地层抬升幅度很大、地层进入低压区时,压力对吸附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吸附气的影响,会使得吸附气量迅速下降。
- 陈康张金川唐玄于京都刘飏杨超
- 关键词:构造抬升页岩气龙马溪组
- 页岩含气量评价方法被引量:31
- 2021年
- 作为页岩气资源勘探评价的核心基础,含气量的评价一直作为关键研究内容而受到高度关注。页岩气的成藏和富集是一个动态地质过程,游离和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同时存在及比例变化,导致了页岩中天然气赋存状态的复杂性。页岩含气机理与煤层气差异较大,直接和间接成因的页岩气类型各具不同的页岩油气形成条件和含气特点。垂向上的页岩含气相关指征曲线变化特点,可提供更多的沉积、含气及保存等信息。页岩含气量的获得方法可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归属于3个可信度梯度级别,其中的现场解析法是含气量获取方法中的重要方法。在现场解析的升温过程中,只有当岩心在加热至地层温度前见解吸气者,通过线性或多项式逆向回归法计算出来的损失气量才具有明确物理意义。页岩的含气量受页岩的生气能力和强度控制,损失气、解吸气及残余气分别与吸附气和游离气存在内在联系。页岩吸附含气量和总含气量是页岩含气量地质评价中的重要参数,页岩气中游离气的占比不仅能反映页岩中天然气的赋存状态,而且更指示了页岩气的可采性。同时满足总含气量和游吸比双高目标的评价对象,是页岩气的有利目标。含气量、游吸比及可采系数等含气结构参数的同时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页岩气评价。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智能评价是页岩含气量评价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张金川刘树根魏晓亮魏晓亮刘飏
- 关键词:大数据含气量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