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室护理纠纷的防范管理措施
- 2014年
- 急诊室(科)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的重要部门。要求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抢救技术和迅速敏捷的服务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主要探讨急诊室护理纠纷及其防范管理措施。
- 蔡文娟
-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纠纷
-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TCD发泡实验诊断的价值与护理
- 2024年
- 本项研究致力于剖析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向右分流未能检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现将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TCD发泡试验联合筛查,提高评估心腔右至左分流的准确性,为临床卵圆孔封堵手术提供了很重要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了317例卵圆孔患者,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经右心声学造影联合TCD发泡检查。通过比较心内分流群与阴性群在人口统计学特征、神经系统并发症、经胸及经右心声学造影结果以及不同分流量的PFO患者临床及超声数据等方面的差异,来评估心内分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心内分流群中的高血压患者比例(60%)高于阴性群(45%),差异达到15个百分点;同样,心内分流群的糖尿病患者比例(20%)也高于阴性群(15%),差异为5个百分点。在静息状态下,CTCD的阳性率(34.38%%)略高于CTTE(31.23%%),而在进行瓦氏动作后,两者的阳性率均有所上升,且差异缩小。这表明瓦氏动作能够提高PFO的检出率。经右心声学造影检测到的心内分流例数(270例)略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263例),但阴性例数略少,经右心声学造影的阴性例数(47例)略少于经胸超声心动图(54例),心内分流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再次强调心内分流可能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心内分流组中更为常见。经胸及经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心内分流的高比例,且两种方法在检测心内分流上具有一致性。不同分流量的PFO患者比较,隐源性脑卒中在阳性组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而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卵圆窝长度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心内分流与年龄、慢性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且PFO可能增加隐源性脑卒中的风险。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卵圆窝长度等心脏结构指标与PFO的分流量无直接关联。尽�
- 蔡文娟
- 关键词:右心声学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向左分流神经系统并发症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9月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127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红蛋白<120 g/L(男性)或<110 g/L(女性)将其分为非贫血组(946例)和贫血组(32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29例(25.8%)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贫血,其中轻度贫血167例,中度贫血98例,重度贫血64例;贫血原因为缺铁性贫血241例,肾性贫血3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7例,其他原因贫血27例。贫血组年龄、心力衰竭病程、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为Ⅲ~Ⅳ级占比、合并慢性肾病占比、1年内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白蛋白水平、心力衰竭病程、NYHA分级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可能与其文化程度、白蛋白水平、心力衰竭病程、NYHA分级有关。
- 成昌盛蔡文娟曹慧玲
-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
- 胃空肠管喂养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胃空肠管营养喂养对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入院后48 h内放置鼻胃管,肠内营养制剂采用能全素,对照组采用普通硅胶胃管,由医院营养中心配制普通流质饮食。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健侧小腿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小,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和肌肉厚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上升,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和BI评分无显示改变,2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的进行鼻空肠管营养供给,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 陈雪李霞蔡文娟
-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功能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直接和择期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研究AMI病人PCI手术时机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2017年2月—2019年9月因AMI接受PCI治疗的住院病人38例。根据入院至接受PCI术时间将病人分为直接PCI组(18例)和择期PCI组(20例)。病人于PCI术后3 d内、3个月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结果两组PCI术后3 d内的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PCI组术后3个月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Ⅲ级以上与择期P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病人直接PCI术未能比择期PCI术更好地改善远期室性期前Lown分级,这可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的电不稳定因素有关。
- 梁允兰史海波王志翔江磊磊杜新芝徐琳蔡文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