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孕育功能疗效因素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手术治疗加减补肾祛瘀汤对患者的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07—2013年共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统计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期别、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以及患者年龄等几大因素,通过术后回访及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妊娠情况,分析以上几种因素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为Ⅰ、Ⅱ、Ⅲ、Ⅳ期的妊娠率分别为52.63%(10/19)、47.82%(11/23)、31.88%(22/69)、05.12%(2/39)。内异症病灶直径〈3 cm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5.00%(18/33),3~5 cm者为50.90%(35/69),内异症病灶直径〉5 cm患者的经治疗后的妊娠率为37.50%(18/48)。年龄20-25岁者经治疗后的妊娠率为58.69%(27/46),26-30岁妊娠率为30.76%(12/39),〉30岁妊娠率为13.84%(9/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患者的治疗年龄越大,期别越晚,病变越重,经手术后加减补肾祛瘀汤治疗后的患者妊娠率越低,对中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 冯燕张婕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补肾祛瘀汤妊娠率
- 杀胚化瘀中药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杀胚化瘀中药组方联合西药在输卵管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杀胚化瘀中药组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5例显效,24例好转,治疗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例显效,19例好转,治疗率为8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β-HC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3 d、治疗后5 d、治疗后7 d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重复异位妊娠率、继发不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联合杀胚化瘀中药组方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妊娠后生育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冯燕王伟
- 关键词:甲氨蝶呤输卵管妊娠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脏代谢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脏代谢水平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型ICP(发病孕周≤28周)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在该院检查的100例非ICP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肝脏代谢水平,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早发型IC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AST、DBIL、TP及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孕周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和TBIL水平、孕周时间、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是早发型IC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ALT、TBIL水平异常,ALT、TBIL水平、孕周时间、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是早发型IC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筛查高危因素,及早确诊并进行专业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 冯燕马小莲马晨涵倪娟陈鸿臻黄玲玲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氧化应激和母体炎症与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氧化应激和母体炎症与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C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ICP轻度患者为观察组A,30例ICP重度患者为观察组B,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孕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胎盘发育受损情况和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分析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发生率与SOD、NO、MDA、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A、观察组B孕妇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OD、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孕妇血清MDA水平高于观察组A,SOD、NO水平低于观察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孕妇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孕妇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观察组A, IL-10水平低于观察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孕妇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0.00%及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观察组A及观察组B孕妇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发生率与血清MDA、IL-6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对照组、观察组A及观察组B孕妇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发生率与血清SOD、NO及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ICP患者引起的胎盘氧化应激和母体炎症可导致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且胎盘发育受损和功能障碍发生率与血清MDA、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SOD、NO、IL-10水平呈负相关。
- 冯燕马小莲马晨涵倪娟陈鸿臻黄玲玲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氧化应激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3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功能方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与疾病发生情况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6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50例与重度子痫前期组38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62例作为正常晚期妊娠组。对各组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TT、APTT均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LT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疾病的加重,PT、TT、APTT、PLT明显降低,FIB、MPV、PDW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变化情况与患者疾病发生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上述两种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冯燕徐军娟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