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彩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急诊
  • 6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急诊PCI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急诊PCI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血管
  • 2篇血栓负荷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综合征
  • 2篇无复流
  • 2篇硝普钠
  • 2篇慢性

机构

  • 1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太原市第八人...

作者

  • 11篇田彩霞
  • 7篇冯惠芳
  • 6篇宁丽君
  • 5篇薛伟珍
  • 2篇李瑜林
  • 1篇秦晋梅
  • 1篇牛俊红
  • 1篇杨丽兰
  • 1篇马登峰
  • 1篇杨丽峰
  • 1篇贾宁
  • 1篇王浩
  • 1篇张震
  • 1篇李国栋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健康向导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疗效有差异(94.59%比75.68%, P<0.05)。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肌钙蛋白I (CTn-I)、6 min步行距离均有差异(P<0.05), 治疗后上述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684), 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比37.8%, 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诺欣妥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近期预后。
田彩霞冯惠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隐匿又凶险的心房颤动
2022年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心房颤动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健康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房颤动患病率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田彩霞
关键词:心房激动心房颤动心跳频率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202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太原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PCI并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后血栓负荷重行血栓抽吸,对照组术中向靶血管病变处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于靶血管病变处注射替罗非班和重组人尿激酶原。观察并比较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60 d心脏内径大小及心功能。观察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 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93.3%和71.1%),TMPG 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95.6%和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0 d,观察组LVEDD、LVESD、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或P<0.01)。随访6个月时,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6.7%和24.4%,χ2=5.414,P=0.020)。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抽吸导管向冠状动脉靶血管注射替罗非班和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单用替罗非班比较,可改善STEMI病人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改善近期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
田彩霞田云霞薛伟珍冯惠芳宁丽君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重组人尿激酶原替罗非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防性注射尼可地尔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预防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但血栓负荷较重,即使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仍有5%~15%的心肌组织不能获得有效灌注,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达5%~25%[3],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迅速处理急诊PCI术中高血栓负荷导致的无复流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我院应用血栓抽吸及通过抽吸导管向冠状动脉病变注入替罗非班+尼可地尔预防STE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影响。
田彩霞田云霞薛伟珍冯惠芳宁丽君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心肌梗死面积尼可地尔梗死相关动脉
从胸痛症状判断原因
2021年
胸痛是指颈部与上腹之间的不适或疼痛,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为其他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胸前区的疼痛和不适感,有时可放射至颌面部、牙齿和咽喉部、肩背部、双上肢或上腹部。患者常主诉闷痛、紧缩感、烧灼感、针刺样痛、压榨感、撕裂样痛、刀割样痛等,以及一些难以描述的症状。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由急性的、潜在致命的疾病引起的胸痛,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自发性气胸,以及由非心血管源性疾病引起的低危胸痛。
田彩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自发性气胸急性肺栓塞胸痛胸前区
血栓抽吸及硝普钠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及硝普钠处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MI急诊PCI病人,PCI术前给予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术后TIMI血流仍≤2级的9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普钠组(45例)和硝酸甘油组(45例),经抽吸导管向冠状动脉病变远端分别注入硝普钠或硝酸甘油,6 min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及TMPG血流情况;比较术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术后60 d的LVEF及LVEDD。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病人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和PCI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血管TIMI血流及TMPG血流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术后60 d LVEF、LVED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月MACE发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吸导管向冠状动脉病变远端注入硝普钠可改善AMI病人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TIMI及TMPG血流,改善病人近期及远期心功能,减少临床事件,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田彩霞薛伟珍冯惠芳李瑜林宁丽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血栓抽吸硝普钠无复流
靶血管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靶血管开通时间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探讨及时开通靶血管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的价值。方法 156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开通靶血管时间分3组,A组:90min内开通靶血管,共49例。B组:90min至6h开通靶血管,共54例。C组:6h^12h开通靶血管,共53例。对比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靶血管开通后症状的改善、心电图ST-T的回落、术前心肌酶学情况,术后和术后6月心脏彩超的相关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病人年龄、性别构成、是否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梗死前24h心绞痛、PCI术后症状改善、PCI术后心电图ST-T回落、PCI术后LVEF及出院时心脏彩超LVEF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cTnI升高A组与B组、A组与C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A组、B组、C组各项心功能参数较PCI术后有改善趋势;3组心功能参数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早开通靶血管可极大地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预后。
田彩霞薛伟珍杨丽峰李瑜林宁丽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悸急诊PCI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共病管理被引量:1
2022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2003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急剧增长,7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达10%。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及机体功能的自然衰退等特点,导致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和反复住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田彩霞
关键词:心血管领域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多重用药机体功能
依替巴肽联合硝普钠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依替巴肽联合硝普钠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太原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高血栓负荷的9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46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注射依替巴肽+硝普钠作为观察组,44例患者注射硝普钠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并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术中均给予血栓抽吸,分析靶血管再通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test,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classification,TMPG)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率(ST-segment fall rate,STR)]。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PCI治疗后1周及6个月心功能情况,包括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rowth-stimulating expression gene 2 protein,ST2)、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两组患者靶血管治疗前TIMI及TMPG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TMPG血流分级及S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vs.27.3%,P<0.05)。结论经抽吸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注射依替巴肽和硝普钠,可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后TIMI及TMPG血流,减少无复流,改善患者近期心功�
田彩霞马登峰冯惠芳杨丽兰
关键词:心肌梗死依替巴肽硝普钠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对预后的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比较1 0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与1 000名正常对照组人群心电图的碎裂QRS波(fQRS)发生率,分析fQR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随访有fQRS与无fQR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1周、1个月、1年死亡率,分析fQR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价值。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病人发病1周、1个月、1年病死率,有fQRS组高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有fQRS组与无fQRS组发病1周至1个月增加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但1个月至1年增加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结论 fQRS发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短期预后有临床意义。
宁丽君牛俊红王浩薛伟珍冯惠芳李国栋秦晋梅田彩霞贾宁张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碎裂QRS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