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 作品数:60 被引量:285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更多>>
张爱玲在香港 被引量:1 2019年 【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再也不会跟从前一样了,她想。张爱玲(1920—1995)在自传体英文小说《易经》(The Book of Change)中写道:忽然间她被一束强光迎头摄住,在这乳黄色、有着球形立柱的小小门廊里,她从头到脚都浸润在光雾之中。过了一会儿她才发觉,这是海那头射过来的探照灯。 李欧梵 卢冶关键词:《易经》 英文小说 自传体 探照灯 夏志清与俄国文学 2024年 记得最后一次去纽约拜访夏志清先生(我们称他夏公),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当时从中国香港返美公干,路经纽约,我妻李子玉建议去看夏公。我怕他年岁已高,不便打扰,但又觉机会难得,所以约好某日下午去看他。我们准时到达,开门的是夏公自己(师母王洞刚好到中国旅游)。 李欧梵关键词:俄国文学 旅游 反思鲁迅:含传统转折的现代主义 被引量:1 2021年 我个人多年前写过一本讲鲁迅的书,我觉得最不满意的有两章:一章是《鲁迅和左翼文学》,就是最后那部分;另外一章是,我个人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的,可是写得很弱的那章,就是讲《野草》的那章。看我这本书《铁屋中的呐喊》的各位同学可能记得,写《野草》的那章刚好是在书的中间,应该是第五章。 李欧梵关键词:左翼文学 现代主义 呐喊 新序两篇 2017年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铁屋中的呐喊》新版序言浙江大学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我回顾自己的这一段漫长的学术心路历程,颇有所感,现在也趁这个机会,略疏己怀。 李欧梵关键词:序言 心路历程 三联书店 出版 繁体字 著作 晚清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被引量:1 2015年 前言:在历史研究与文学研究交会处
我今天讲的是我个人的晚清研究,题目叫作“新课题”,其实在座的各位专家可能觉得这都是老课题,如果是这样,我就更开心,可以向各位请教,大家交换意见,让我得到一些新的刺激。 李欧梵关键词:晚清文学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被引量:94 1999年 本文系作者 1999年 5月 2 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 。 李欧梵关键词:后现代性 后现代理论 杰姆逊 当代中国文化 月份牌 后现代文化 小说的当代命运 被引量:5 2013年 在《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中,我举出几位中西大师级的学者,如维柯、萨义德、白璧德和朱光潜.他们这些人都是人文主义者.因为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人”。除了人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关照点,就是把人的世界和意义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描绘出来,并深入研究,提出不同的看法。 李欧梵关键词:小说 人文主义者 人文学科 萨义德 白璧德 帝制末的文学:重探晚清文学——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被引量:4 2011年 周宏(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东吴讲堂很荣幸地迎来了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特聘教授李欧梵先生。有人说,李老师是香港文化圈里的另类,他治的是学术,玩的是潮流,过的是生活。他不仅研究文学,也研究电影、建筑.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的造诣极为深厚.这可能就是他所欣赏的狐狸型学者的特点。这些年,李老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文化批评上,对香港文化、人文关怀、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很尖锐也很有意义的批评,产生了很大反响。当然.在我看来,李老师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一位成果卓著、影响深远的国际知名学者,所以今天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纯学术的讲演——《帝制末的文学:重探晚清文学》。下面,我们就有请李老师给我们作精彩讲演。 李欧梵关键词:晚清文学 讲演 讲堂 帝制 维柯-萨依德-朱光潜--“中西文化关系与中国现代文学”系列演讲第四讲 2018年 我这次来要大胆地讲这个题目,其实我是没办法绕开这个题目,是为了向朱光潜先生致敬!我非常遗憾,上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来到北大上课,没有见到朱先生,后来听张隆溪说朱先生那个时候不大见人,他只见张隆溪一个人。张隆溪是他的及门弟子,所以他可以登堂入室,年轻人当中最后跟朱先生比较近的就是现在在香港城市大学教书的张隆溪,我从他那里获益很多。 李欧梵 沙亚海提·来提甫(整理) 沈雅婷(整理)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维柯 年轻人 廿世纪的代言人:贺施蛰存先生百岁寿辰 被引量:2 2003年 廿世纪是一个战乱和革命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创作达到顶峰的“现代主义”时代。施蛰存是廿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也是廿世纪文学的见证者和代言人。 李欧梵关键词:文学创作 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