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1篇眩晕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针刺法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突出症
  • 1篇齐刺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篇温针灸
  • 1篇颈性
  • 1篇颈性眩晕
  • 1篇颈性眩晕疗效...
  • 1篇灸治
  • 1篇急性

机构

  • 2篇安徽省淮北市...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孙钰
  • 2篇王鹍
  • 1篇华启海
  • 1篇储浩然
  • 1篇何玲
  • 1篇张文
  • 1篇杨可
  • 1篇刘刚刚
  • 1篇江文文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齐刺加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寻求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齐刺温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各49例。齐刺温针组采用颈部阿是穴、风池穴齐刺后加温针灸的方法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常规普通针刺的方法治疗。2组患者均1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齐刺温针组有效率95.8%,优于普通针刺组有效率77.1%(P<0.05);2组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方面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温针组治疗颈性眩晕具有疗效高、取穴少、针对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孙钰华启海何玲王鹍张文
关键词:眩晕针刺齐刺温针灸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7月,本院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首诊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分期分型的不同,选取阿是穴和环跳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即急性期采用改良扬刺法,缓解期采用齐刺针法,恢复期采用傍刺针法。两组治疗均1次/d,连续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第1、第2、第3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F〉7.1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4.43,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5.594,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孙钰江文文王鹍刘刚刚杨可储浩然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急性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