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凌

作品数:61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失眠
  • 11篇卒中
  • 9篇中医
  • 9篇脑卒中
  • 7篇亚健康
  • 7篇睡眠
  • 6篇亚健康失眠
  • 5篇血压
  • 5篇抑郁
  • 5篇疗效
  • 5篇高血压
  • 4篇动脉
  • 4篇血清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脑梗
  • 4篇肝郁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机构

  • 3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9篇温州市中医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60篇陈凌
  • 28篇胡万华
  • 27篇陈克龙
  • 20篇支英豪
  • 14篇赵娜
  • 11篇黎斌
  • 8篇朱文宗
  • 7篇黎斌
  • 6篇李燕
  • 6篇周荣
  • 5篇徐欢欢
  • 4篇张云霞
  • 4篇黄建平
  • 3篇张炳财
  • 2篇吴志敏
  • 1篇何金彩
  • 1篇吕磊
  • 1篇李玉梅
  • 1篇林向东
  • 1篇潘锟镭

传媒

  • 7篇新中医
  • 6篇浙江中西医结...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浙江中医杂志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神定志汤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汤联合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安神定志汤联合TMS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进程参数、神经递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73.47%(P<0.05)。2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6项PSQI细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觉醒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总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睡眠效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研究组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觉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主症、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主症、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5-羟色胺(5-H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多巴胺(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P<0.05)。结论:安神定志汤联合TMS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安全性好。
徐欢欢黎斌陈克龙张妤婷陈凌
关键词:心胆气虚安神定志汤经颅磁刺激睡眠质量神经递质
五子衍宗汤治疗肾虚髓减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PD-MCI)是指与当前年龄相比出现不符的认知能力损伤,而机体日常功能不受影响。20%-57%的帕金森病可发展为PDMCI,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ementia,PDD)的发生率在70%以上。
张慧和黄建平李玮胡万华陈凌赵娜周荣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五子衍宗汤
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多导睡眠监测(PSG)观察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健康失眠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应用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临床疗效、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PSG指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29/3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4/3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77,P=0.012);观察组证候积分为(3.26±2.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1.68)分(t=5.99,P<0.001);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3.46±2.36)分,低于对照组的(5.60±3.35)分,WHOQOL-BREF评分为(67.00±5.26)分,高于对照组的(61.54±4.63)分(t=3.09、4.61,P=0.003、P<0.001);观察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潜伏时间(SL)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4.56、5.57、3.96,均P<0.05)。结论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治疗亚健康失眠可显著减轻患者失眠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基于PSG指标观察患者失眠状况,能有效对其失眠原因进行客观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黎斌陈凌陈克龙
关键词:亚健康五音疗法多导睡眠监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WHOQOL-BREF
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AIS)早期神经损伤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9例,根据发病后2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83例和恢复不良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发病后2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恢复不良组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就诊时NIHSS评分、WBC、NEU、TNF-α、IL-6水平高于恢复良好组,IL-10水平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TNF-α、IL-6、IL-10均是AIS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6、IL-1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AIS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AUC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均P<0.05)。TNF-α、IL-6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1、0.365,P<0.05),IL-10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51,P<0.05)。结论IL-6、IL-10、TNF-α与AIS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相关。
张妤婷陈凌
关键词:神经功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
智能虚拟现实心身训练治疗失眠症伴焦虑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高,并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且两者常相互关联,严重影响心身健康,因此临床上需要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苯二氮[艹卓]类等药物可以改善失眠,但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节奏,降低睡眠质量。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妤婷李燕陈凌
关键词:失眠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神经递质
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轻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轻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轻度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轻度抑郁症患者40例(抑郁组)及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同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MMSE及MoCA评分均明显减低(P<0.01),且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抑郁组MMSE子项目中即刻记忆、计算力、短程记忆较对照组低(P<0.01)。MoCA子项目中执行功能、延迟回忆、注意力、语言较对照组低(P<0.01)。MMSE和MoCA呈正相关(r=0.846,P<0.01),MMSE和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645,P<0.01),MoCA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轻度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异常可反映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
张妤婷陈凌陈克龙李燕
关键词:轻度抑郁症P300
大黄酸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尾状核注入collagenaseⅣ(0.05U/0.5uL)诱导ICH,假手术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入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大鼠术后分别在3h.6h、12h腹腔注射大黄酸注射液(70mg/kg)或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Western blot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TUNEL标记凋亡细胞,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结果大鼠脑出血后3h和6h给予大黄酸注射液明显抑制casepase-3的激活(P〈0.001),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P〈0.05),减少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次数(P〈0.05);脑出血后12h给药无效。结论脑出血后早期给予大黄酸,可能通过阻断凋亡通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陈凌韩钊胡万华支英豪
关键词:脑出血大黄酸细胞凋亡
柴胡疏肝散与针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在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的效果。方法:将70例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5例,2组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试验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评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试验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肝郁气滞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黎斌陈凌孙慧静陈克龙
关键词:失眠亚健康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针刺认知行为疗法
逍遥丸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卒中后抑郁诊断8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逍遥丸(每次8丸,每天3次)+氟西汀(每次20mg,每天早晨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氟西汀(每次20mg,每天早晨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PSD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清5-HT浓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P<0.05)。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21.02±2.84),对照组为(20.75±4.17),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18±2.87)分比(12.63±3.74)分,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5-HT浓度(85.02±6.42)ng/mL,对照组为(83.97±5.90)ng/mL,治疗后两组血清5-HT浓度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5-HT浓度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146.29±6.78)ng/mL比(121.82±4.73)ng/mL,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氟西汀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5-HT水平有关。
曾妙麟陈凌黎斌陈克龙支海鸯张妤婷胡万华
关键词:逍遥丸氟西汀
氯毗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氯毗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予以波立维(化学名氯毗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指数(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实验室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2.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FD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1.73±4.06)分、45.27±13.51,对照组分别为(16.28±4.37)分、39.19±11.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3.64、3.16,P<0.05),且两组的NFDS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4.36、3.53、3.97和3.02,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IB、CRP及IL-6水平分别为(2.16±0.88)g/L、(2.95±1.22)mg/L和(42.78±15.53)ng/L,对照组分别为(2.65±0.93)g/L、(3.46±1.87)mg/L和(63.54±21.69)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陈凌陈克龙张妤婷支海鸯曾妙麟黎斌
关键词:脑梗死银杏达莫临床疗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