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洁

作品数:26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包虫
  • 19篇包虫病
  • 19篇虫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研究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棘球蚴
  • 2篇宣教
  • 2篇血清
  • 2篇知识
  • 2篇知识点
  • 2篇年级
  • 2篇泡球蚴
  • 2篇泡球蚴病
  • 2篇评价指标
  • 2篇驱虫
  • 2篇教育
  • 2篇基本知识点
  • 2篇棘球蚴病

机构

  • 15篇新疆地方病防...
  • 11篇卫生部
  • 4篇四川省寄生虫...
  • 4篇青海医学院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篇渠县卫生防疫...

作者

  • 26篇刘凤洁
  • 11篇沈其昌
  • 11篇常青
  • 9篇魏明远
  • 6篇叶尔江
  • 6篇孟贺巴特
  • 5篇王虎
  • 5篇邱加闽
  • 5篇汤旭
  • 5篇阿扎提
  • 4篇马淑梅
  • 4篇陈兴旺
  • 4篇何金戈
  • 3篇汤旭
  • 3篇张奕
  • 3篇阿扎提
  • 2篇柴君杰
  • 2篇曹婉明
  • 2篇赵海龙
  • 2篇曹得萍

传媒

  • 14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15篇199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绵羊早期棘球蚴包囊的形态特点观察
1992年
解剖检查了40只18~20月龄羊体内蠕虫感染状况,对肝、肺、肾脏器上342个“小白点”状、大小在0.05~0.7cm 结节进行17项感官特征记录并取样组织切片检查。棘球蚴活囊150个,死囊5个;肝表面细颈囊尾蚴活囊48个死囊25个;肾上小结节11个;鼠咬状结节28个;未知结节74个。棘球蚴早期包囊特征:78.6%小于0.2cm。肝脏囊数多于肺脏,肾脏占1.3%。位于脏器表面、浅表的囊占53.0%。边界清而整形的包囊占99.3%。以灰白色、黄白色为主。包囊透明感差,无光泽,微突出脏器表面,不易剥离。触感和切感明显。0.2cm 以上的包囊,囊腔囊液清晰。60%(24/40)的幼羊脏器上难以确定的“小白点”结节,这类结节主要位于肝脏。按其结节边界是否整形,切面是否均质,有无囊腔、囊壁及组织学特征基本上可与典型的包虫活囊相区别。幼龄动物监测时应以典型包虫活囊作为确定感染的标准。
刘凤洁车新辉王化元张六十
关键词:绵羊棘球蚴
应用Epi-Info5软件建立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监测微机数据管理系统
1992年
作者将先进的流行病学信息处理微型计算机软件(Epi-Info)应用于新疆包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实现快速输入记录和统计分析自动化。设计研制的新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主要程序由补充录入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特殊要求的计算、读取结果编排打印和修改统计程序相关文件组成。数据库文件为:人群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与监测、家畜(绵羊)包虫病感染调查与监测和包虫病手术病人调查数据库.本系统具数据存储量大、数据输入快捷、统计分析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易学等特点,可随时读取结果或将输出结果送至打印机,极显著地提高办公效率。作者认为本项工作对包虫病的防治研究及监测有极大促进作用.
常青沈其昌孟贺巴特汤旭刘凤洁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流行病学数据库
羊棘球蚴病脏器废弃致经济损失的评估
1992年
本文通过羊棘球蚴感染强度的测定,提出病变脏器废弃率评估模式,为防治化费/效益评价提供手段。本调查中老龄动物的肝废弃率为29.4%,是幼龄动物的2.5倍。根据病原体幼虫种群分布的特点,重点处理好少量具有感染性的脏器具有重要意义.
刘凤洁常青叶尔江魏明远沈其昌候岩岩汤旭孟贺巴特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Ⅱ.牲畜及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3
2000年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hinococcus,Ce)感染率为 5 0 8% ,3头感染多房棘球蚴 (Alveolarechinococcus,Ae)感染率为 0 7%。在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 (Ochotonacurzoniae)Ae感染率为 5 6 % (13/2 33) ,灰尾兔 (Lepusoiostolus)Ae感染率为 7 1% (1/14) ,松田鼠 (PitymysireneThomas)Ae感染率为 2 5 % (3/12 ) 检查小家鼠 (Musmusculus) 70只未发现感染。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两种棘球绦虫感染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Eg)感染率为 13 2 % (7/16 )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率 16 98% (9/16 ) ,未发现混合感染犬。藏狐 (Vulpesferrilata)的Em感染率为 44 4%(76 /171)。
何金戈邱加闽刘凤洁陈兴旺刘大伦陈卫东张奕Schantz Peter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泡球蚴病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Ⅲ.两型包虫病B超图像分型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四川藏区包虫病的调查 ,分析B超图像特征及其在两型包虫病诊断学上的意义。方法 以便携式B超诊断仪对随机抽样的 3 999人进行腹部实质性脏器B超检查并按照国际分类标准进行超声图像分型。结果 超声检查异常 15 6人 ,根据图象判断细粒棘球蚴病 (CysticHydatidDiseasesCHD)患者 76人 (1.9% ) ,泡球蚴病 (AlveolarHydatidDisease,AHD)患者 76人 (1.9% )。结论 CHD中Ⅱ、Ⅲ、Ⅳ及AHD包块中心液化坏死的“熔岩”征图像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但两型包虫病早期诊断仅仅依赖超声图像无法判断 ,需结合血清学等检测手段方可确诊。超声图像国际分类标准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
张奕邱加闽何金戈陈兴旺刘凤洁Schantz Peter
关键词:包虫病B超流行病学
包虫病防治考评体系、方法和指标
1992年
包虫病防治管理系统分为制度管理系统(犬的管理、驱虫子系统;屠宰管理子系统;人防治管理子系统)和基础管理系统(健康教育子系统;监测报告系统)。健康教育子系统设三个考核内容:宣传教育的普及率、知晓率和行为对比.普及率采用人均占有宣教品的数量、人均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次数和参加有组织学习的人群比例来量化.通过知识问题答卷调查方式确定社会对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的知晓情况;对比教育前后人们安全养犬行为(包括喂犬习性)变化。犬的管理驱虫子系统三个考核内容:采用剖解或槟榔碱泻下法测定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抽查犬主养犬证和兽医驱虫记录核对犬的登记率;对犬的全年驱虫纪录进行抽样统计犬的驱虫质量;以乡为单位计算犬群年平均驱虫次数和驱次间隔为45天内的合格驱次率.肉品卫生检验率和废弃脏器处理率作为屠宰卫生管理的指标。人的防治体系的考评内容为人的包虫病普查率(采用血清学或物理影像诊断方法)和医治率(指对筛查出的病人能及时手术或药物治疗).这个评价体系和指标经过三个防治试点县现场应用具有实用、客观、可量化的特点。各体系间有机的关联和设置的合理性易于综合评价防治效果。
刘凤洁魏明远孟赫巴特常青叶尔江阿扎提汤旭沈其昌
包虫病试点县社会宣传教育效果综合评价
1992年
通过对2045人问题答卷调查评价和硕县,呼图壁县和特克斯县1987~1991年社会宣教效果.全方位层次教育的宣教策略是成功的。人群对包虫病的认识和基本知识从防治前近似零上升到90.2%和92.2%.68.3%的人直接或间接从手术病人感受病的危害.三县70.2%的家庭养犬,农牧民养犬户为86.9%和96.6%.69.3%的家庭养畜。86.2%犬进行了登记.88.9%的犬栓养管理.67.0%的犬纳入驱虫.防治前,95%的家庭在屠宰时把病变脏器乱扔或喂犬,现养犬,养羊并家庭屠宰的家庭82%回答能正确处理.调查人群的84.2%(青少年83%)认为玩犬是危险行为。86.5%的家庭不让犬进屋。59.8%的学生在学校接受宣教。从卫生防疫部门和医院接受宣传的人占49.7%和25.5%.家庭对包虫病知识的传播影响较小。电视对社会宣传面最大(42.8%).广播媒介影响面最小(9.4%).多种宣传媒介可满足不同职业、层次人群的需求.学校教育的化费与效益之比为1:100。深化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和强化行为规范的法制管理是促使人的认识与行为一致性的必要手段.
刘凤洁孟赫巴特魏明远常青叶尔江阿扎提汤旭沈其昌
关键词:包虫病
设置“哨兵动物”评价包虫病防治效果
1992年
新疆小拐包虫病实验区防治三年后按经济、地理、防治情况设置10个哨羊点,从15个家庭私养和公养羊群抽样18~22月龄的45只羊进行脏器蠕虫感染检查,对脏器病变部位全部取样做组织学检查。哨羊动物的感染状况可评价防治措施与环境净化程度;坚持犬驱虫的农场哨羊感染率(27.3%)比断续驱虫的小拐乡(41.5%)低,中等强度驱虫(平均年驱次为5.8次;驱虫强度74.7%,45天内驱次比例30%)时无法避免卵对环境的污染.来自有家庭屠宰的哨羊包虫病感染率为38.1%,明显高于无家庭屠宰的(8.3%)。放牧于混牧区的哨羊感染率为44.4%远高于放牧于隔离区(15.0%).牧于居民区周围的哨羊感染率(27.3%)低于农田周围(42.9%)和游牧地(50.0%).两个人畜包虫病高发点,坚持犬的六周驱虫加以地理位置隔离,哨羊感染率降为零.防治区犬群整体感染水平第二年就降到1%以下,由于驱虫质量不高(特别驱虫间隔拖长),家庭屠宰和羊只与未开展防治的羊群交叉放牧,环境无法净化,人畜感染风险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将长期影响控制进程.吡喹酮高频次驱虫情况下设置哨兵动物来评价防治效果和环境净化程度是很必要的手段。
刘凤洁车新辉王化元张六十
关键词:环境净化
吡喹酮驱虫对犬肠道蠕虫种群的影响
1992年
采用槟榔碱泻下法和剖解法检查新疆小拐地区378只犬,犬自然感染肠道蠕虫4科6属7种: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3.0%,泡状带绦虫为17.2%,豆状带绦虫为7.1%,多头多头绦虫和线状中殖孔绦虫为3.2%,犬复孔绦虫为2.9%,犬弓首蛔虫为15.3%,牧犬带虫率为79.53%高于兼用犬(58.06%)和农区犬(34.5%)。1986~1990犬群吡喹酮驱虫并连年监测犬890头次,1990年防治区犬肠道蠕虫感染2科4属4种,细粒棘绦虫感染率从8.6%降至0.7%,泡状带绦虫从9.6%降至4.6%,多头多头绦虫从3.2%降至0.7%,其他三种绦虫感染降至零。犬蛔虫从13.7%升至17.1%。泡状带绦虫下降是暂时还是种群稳定性变化有待继续观察。犬蛔虫对人公共卫生的意义应给予重视。吡喹酮驱虫和人的行为(喂犬习性)可干预犬肠道绦虫种群的变化.
车新辉刘凤洁
关键词:家犬肠道蠕虫吡喹酮种群变化
犬驱虫效果的评价指标
1992年
对犬群强而均衡的驱虫压力是包虫病防治成效的关键。为实际评价犬驱虫工作的质量,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年均驱虫次数、合格驱次率和驱虫覆盖率构成驱虫质量指标。136团1987~1990年间犬驱虫8374头次,平均年驱次为5.7次。驱次间隔各年均值分别为59.1±26.1天、47.6±17.4天、57.1±26.4天和56.4±25.4天。一些驱次间隔拉长到71.6~91.6天,向后拖延0.5~1个驱虫周期。在45天间隔内的驱次占总驱次的28.27%.登记犬的驱虫密度为72.1%。每年驱虫密度由高到低,年末驱虫密度值最低,无法达到无污染性驱虫的目的.驱虫动态曲线表明驱虫密度波动大,驱次分布不均衡和不合理.11月到次年2月为新疆冬季牲畜集中屠宰和牲畜死亡率高的季节,此时犬驱虫密度最低.驱虫质量差是该社区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与幼羊棘球蚴感染不能同步下降的原因。
刘凤洁常青沈其昌车新辉王化元
关键词:评价指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