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心肌
  • 5篇血管
  • 5篇冠状
  • 4篇介入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
  • 3篇血压
  • 3篇介入治疗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电图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病

机构

  • 20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0篇魏文娟
  • 7篇钱正明
  • 7篇彭俊
  • 7篇黄建振
  • 6篇高佳儿
  • 4篇黄德运
  • 3篇戴茵茵
  • 3篇陆云燕
  • 2篇李惠彬
  • 2篇沈琳
  • 2篇蒋雄京
  • 2篇吴瑰丽
  • 2篇张静
  • 2篇高世龙
  • 2篇高峰
  • 2篇张静
  • 1篇李彩燕
  • 1篇谢晋香
  • 1篇陈凯
  • 1篇张召才

传媒

  • 4篇心电与循环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与心房扩大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右心房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133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大小。结果随着年龄增大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右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增大占68%,其中高血压心脏病54例(40·46%)左心房增大,冠心病47例(35·33%),瓣膜病变19例(14·28%)。结论左心房增大与心房颤动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心房颤动促使左心房增大,而不是左心房增大而导致心房颤动。
沈琳魏文娟
关键词:心房颤动
小鼠HL-1心肌细胞清道夫受体的表达
201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它通常起源于脂肪在动脉管壁的沉积和斑块的形成。清道夫受体(SR)是一类细胞表面糖蛋白,通过氧化或乙酰化识别低密度脂蛋白在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彭俊钱正明黄建振高峰魏文娟高世龙徐锋
关键词:清道夫受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肌细胞小鼠致死因素动脉管壁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患者103例。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CRP/ALB、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事件组PCI术后24h内血清CRP[(14.77±10.38)mg/L]、CRP/ALB(0.37±0.26)高于对照组[(8.86±8.98)mg/L、(0.22±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P/ALB增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44,95%CI:1.944~104.350,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术后24h内CRP/ALB增大预示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风险增加。
高佳儿魏文娟张静杨萍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反应蛋白白蛋白预后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真性右位心合并永存右上腔植入起搏器1例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女性,55岁。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真性右位心。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发现永存右上腔静脉。该类病例少见,充分熟悉心脏解剖结构,结合左上腔静脉操作技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反转,可顺利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
方日亮魏文娟李彩燕何浪徐耕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右位心上腔静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混合型高脂血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A组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 mg,B组为20 mg,非诺贝特剂量均为200 mg.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得到改善(P〈0.05),但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均优于对照组[(5.20±0.31)mmol/L比(5.87±0.46)mmol/L,(2.61±0.29)mmol/L比(3.85±0.34)mmol/L,(1.12±0.17)mmol/L比(0.93±0.13)mmol/L,(3.03±0.32)mmol/L比(3.48±0.41)mmol/L](t=9.355、21.493、6.877、6.702,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58/60)比91.67%(55/60)](x2=1.365,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5.00%(3/60)比20.00%(12/60)](x2=6.171,P〈0.05).结论 在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小剂量(1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调脂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高佳儿魏文娟张静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
彭俊魏文娟钱正明黄建振高世龙张召才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间质干细胞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关血清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变化;发病频率及发病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O、NOS及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病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病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可有效减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相关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指标水平,进而促使机体建立冠脉侧支循环,降低患者的发病频率、缩短患者的发病持续时间。
黄德运魏文娟
关键词:冠心病麝香保心丸血液流变学血管新生血液黏度一氧化氮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病的急症,本次研究总结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心脏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老年AMI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并报道如下。
钱正明黄建振吴瑰丽高峰彭俊魏文娟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AMI患者心血管病心脏介入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影像学与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冠心病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的老年住院患者148例,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心电图检查。其中有9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A及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阳性率)、特异度(阴性率)结果冠状动脉CTA的敏感度为901%、特异度为881%、符合率为88 8%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571%、符合率为68 8%。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90%的病变,心电图的敏感度最高,假阴性率最低;狭窄程度<90%者与≥90%者比较,心电图敏感度较低,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冠状动脉CTA发现有意义血管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老年冠心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魏文娟钱正明黄建振黄德运高佳儿章保勇邱原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心电图
AGT AGTR1 ATP2B1基因多态性与萧山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AGT、AGTR1、ATP2B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萧山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HTN组),正常血压对照组70例(对照组),使用美国Axygen公司试剂盒提取人血全基因组DNA,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位点rs699、rs5051、rs5186及rs12817819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HTN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尿酸、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BMI、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等因素后,FBG(OR=6.012,95%CI:1.430~25.279,P<0.01)、总胆固醇(TC)(OR=16.078,95%CI:2.756~93.802,P<0.01)、腰围(OR=1.095,95%CI:1.006~1.191,P<0.05)为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联(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TC、腰围交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OR=1.005,95%CI:1.002~1.008,P<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肌酐、血Hcy、尿酸、吸烟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BG、TC、腰围与萧山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未发现目标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联.
高佳儿魏文娟彭俊张静陆云燕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