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城建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纳米氧化铋改性功能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铋改性功能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由水泥、纳米氧化铋与水组成,按照质量百分比,水泥占98%~99.5%,纳米氧化铋占0.5%~2%,纳米氧化铋复合水泥胶凝材料的原料水胶比为0....
- 王天雷靖秀党张磊赵巍徐蕊张颖
- 新形势下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储备机制创新研究
- 2016年
- 新形势下天津滨海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对土地储备机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笔者在剖析国内外土地储备运行机制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技术支撑三方面探讨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储备机制创新的动力因素,并从战略层面升华核心理念、策略层面科学决策、业务层面搭建创新平台三方面构建新形势下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储备机制创新框架,探讨土地储备组织管理体系、运作机制以及技术操作层面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 张颖王丽艳葛秋磊
- 关键词:土地储备机制
-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包括步骤:1)按质量比取水泥:25%‑50%,葡萄糖:10%‑15%;蛋白胨:10%‑15%;酵母浸粉:5%‑10%;酵母菌种液:5%‑10%;稳泡剂:0.4%‑1....
- 荣辉高瑞晓张静张磊张颖王海良
- 文献传递
- 我国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对国内外典型国家或城市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机制及特点进行剖析,总结其经验,为我国城市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土地整理储备监管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并从监管类型、监管强度、监管主体与客体、监管方式等四个方面研判我国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的发展趋势,探讨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机制与监管平台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 王振坡张颖杨楠王丽艳
- 关键词:城市建设与管理土地储备
- 一种保温隔热的折叠夹芯夹层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的折叠夹芯夹层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折叠夹芯层,所述折叠夹芯层包括折叠骨架和填充物,所述折叠骨架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折叠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折叠夹芯夹层的内部空间结构,并在折叠夹芯夹层板...
- 张颖孟佳伟阎述韬
-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新区土地储备创新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城市新区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要空间载体,探讨其土地储备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剖析土地储备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而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梳理其城镇化进程的演进轨迹,并从制度基础、经济动力、空间方向等三个方面揭示其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趋势,最终从战略层面重塑土地储备目标体系以及策略层面最优化土地储备供应决策两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储备创新发展路径。
- 李乃康张颖王振坡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储备
- 模拟海水环境下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海水环境下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腐蚀反应发生仓、介质溶液更换装置、实时温控装置、变频供氧装置、海水变流装置;用于更换腐蚀反应发生仓内介质溶液的介质溶液更换装置通过耐腐蚀的液体导管与...
- 荣辉於成龙张颖刘德娥张磊冯阳
- 文献传递
- 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于阶层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格局是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结构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设施分布的差序化、教育资本化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对住房需求偏好差异共同影响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演化格局。从社会阶层视角出发,分析阶层背景引致的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基础教育获得的差异,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进而系统剖析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形成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社会-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透析其社会空间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完善与优化路径。
- 张颖杨楠王振坡
- 关键词:社会阶层
- 一种调控泡沫混凝土用微生物泡沫尺寸及壁厚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泡沫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控用于泡沫混凝土的泡沫大小及壁厚的方法,所述调控泡沫混凝土用微生物泡沫尺寸及壁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微生物发泡剂中掺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和疏水性纳...
- 徐蕊杨辰飞张磊荣辉王天雷张颖
- 我国城市推广街区制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2
- 2016年
- 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城市居住街区模式的演变历程,剖析封闭式小区的经济特性,并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公共空间尺度、土地利用与产权形态三方面构建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城市推广街区制的关键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城市推进街区制的路径:依托"三大支撑",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借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王振坡张颖梅林
- 关键词:公共物品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