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永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AC和FA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后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用FAC和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各33例)后行乳腔镜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FAC方案组的总缓解率为54.5%,TAC组总缓解率为84.8%,两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的白细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F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C及TA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FAC方案。
- 周建炜杨帆张浩永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 影响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乳腺癌手术相关疼痛的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外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依据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情况分为PMPS组和非PMPS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MPS组与非PMPS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分期、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辅助化疗、术后出血或积液、合并其他疼痛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78、7.01、4.39、5.20、6.11、4.58、9.10、3.90,P均〈0.05)。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出血或积液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1.73、2.18、0.34、2.19,P均〈0.05)。结论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出血或积液是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
- 章宏欣徐赢张洁慧张浩永
- 关键词:乳腺癌疼痛LOGISTIC回归
- 乳腺癌手术前后EGFR和VEGF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昌县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42例和正常女性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手术前1周,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乳腺癌患者与同期正常女性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表达水平和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1)。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者(P<0.05);患者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前VEGF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37.5%,低于低表达组的71.4%(P<0.05);EGFR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23.1%,低于低表达组的75.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手术后明显下降,可作为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张浩永章宏欣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照组实施标准清扫法清扫淋巴结,比较2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胸壁及上肢感觉异常、淋巴漏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能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张浩永章宏欣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手术时间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