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6年
- 魏新峰于元元徐学义吴元黔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
- 不典型多发细菌性肝脓肿的误诊教训
- 笔者总结近两年临床所见不典型多发性肝脓肿病例,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其他医疗工作者有所帮助,减少误诊及漏诊.本文讲述了常见不典型临床症状及CT表现,笔者认为:对于不典型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临床无发热、或无明显的肝区疼痛和...
- 魏新峰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检查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的诊断与治疗
- 2008年
- 马玉红魏新峰
- 关键词: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老年患者
- 从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分离到的埃可病毒33型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5年宁夏地区埃可病毒33型(echovirus type 33,E33)分离株基因特征,为今后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系统中收集到的病例粪便标本和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处理后,接种于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分离获得病毒后,提取病毒RNA,通过扩增肠道病毒完整VP1区序列鉴定型别,选取2株采用Illumina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用MegaX、DNAstar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RDP4和SimPlot3.5.1进行重组分析。结果分离的4株毒株均扩增到完整VP1区序列,鉴定为E33病毒,将测序获得的2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下载的E33原型代表株Toluca-3的全基因组序列比较,核苷酸相似性为79.9%,氨基酸同源性为95.7%。基于E33 VP1区843 bp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宁夏地区分离到的E33分离株属于C2亚型,与湖南、江苏、新疆等地流行的E33属于同一亚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基于全基因组序列和P1、P2、P3区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宁夏地区流行的E33在全基因组进化树上与新疆地区流行的EV-B85聚类,未与E33原型株聚类。宁夏地区流行的E33在P1区基因进化树上与E33原型株聚类,在P2、P3区基因进化树与EV-B85聚类。用RDP4和Sim Plot3.5.1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后证实宁夏地区流行的E33为重组株,在P1区与E33原型株重组,在P3区与EV-B85重组。结论宁夏地区流行的E33为E33原型株和EV-B85重组形成的新的重组病毒,有关该重组株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袁芳周娟曹慜张薇马学旻马江涛魏新峰马学平王青利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肠道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综合治疗被引量:4
- 2008年
- 马玉红魏新峰
- 关键词:硬化性胆管炎慢性纤维化肝内外胆管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 保肝汤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保肝汤”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本实验将昆明种小鼠分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模型组、Ⅲ组保肝汤治疗组和Ⅳ凯西莱组治疗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Ⅰ组空白对照组眼球取血进行血清乙醇脱氢酶(A...
- 魏新峰
- 关键词:保肝汤酒精性肝损伤凯西莱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报告
- 2008年
- 马玉红魏新峰
- 关键词:硬化性胆管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老年人乙肝病史穿孔修补术
- 老年人不典型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的误诊教训
- 2012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压力的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攀升,糖尿病的易感染特性除体现在呼吸道外,更严重的体现在肝脓肿的发生,成为肝脓肿的重要诱因[1]。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不典型多发性肝脓肿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7例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75~83岁,平均(79.43±0.31)岁。原发病均为糖尿病,部分患者因为发现肝脓肿而追查血糖,确诊为糖尿病。误诊为转移性肝癌5例。患者均为男性,进行性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伴黄疸入院,甲胎蛋白(AFP)阴性,血象高但无发热,院外曾使用抗生素,B超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无液性平段,
- 马玉红李沛玲魏新峰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脓肿误诊老年人住院患者病例资料
- 2015-2021年宁夏腹泻病例中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宁夏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研究宁夏地区2015-2021年15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例中的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感染状况,流行病学特点和基因特征。对收集的粪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筛选出的HAstV阳性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逆转录PCR对保存的HAstV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基因分型,确定宁夏地区HAstV流行的基因型别和遗传进化。2015-2021年共收集腹泻病例标本8586例,HAstV阳性率为5.9%(513例),其中单独HAstV感染293例(占57%),和其它病毒共同感染220例(占42%),共同感染中与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GII组感染最多见,其次是两种以上病毒感染。感染发生在所有年龄组,5岁以下儿童的阳性率最高(8.0%),11-2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1.9%)。感染全年发生,一月和六月高发。对保存的168份HAstV单独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测序获得94条HAstV基因序列,经鉴定为5种基因型别,分别是HAstV-1、HAstV-2、HAstV-3、HAstV-4、 HAstV-5,其中HAstV-1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占61.7%),其次是HAstV-5(占19.1%)和HAstV-4(占15.9%)。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AstV-1分别属于HAstV-1a和HAstV-1b亚型,HAstV-1a较常见。HAstV-5和HAstV-4分别属于HAstV-5c和HAstV-4c亚型。全人群均可感染星状病毒,但主要受影响为5岁以下儿童。HAstV-1型是宁夏地区流行的主要型别,同时存在HAstV-1a和HAstV-1b、HAstV-4c、HAstV-5c共循环。
- 袁芳蒯文和曹慜马学平魏新峰马江涛张薇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星状病毒基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