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6岁。全身丘疹、水疱、结痂,浅表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弥漫淋巴样细胞,有异型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D3,CD4,CD8,CD45RO,TIA-1;原位杂交:EBER(+)。患者经强的松、干扰素、阿昔洛韦治疗病情缓解。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陈美华 刘晓坤 任军关键词:皮肤 T细胞淋巴瘤 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2017年 目的果酸治疗后应用胶原贴敷料进行护理,观察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果酸治疗的痤疮改善情况,并评价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有58例,本组患者果酸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共有50例,本组患者单独使用果酸治疗。结果 8周后评价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52.0%,实验组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评价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54.0%,实验组8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王德辉 陈美华 沈琼曼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果酸 胶原贴敷料 寻常性痤疮 未成年人妊娠并巨大尖锐湿疣1例 被引量:3 2010年 陈美华 王德辉 曾丽月 刘晓坤 王晓慧关键词:巨大尖锐湿疣 未成年人 外阴赘生物 妊娠 父母离异 疾病史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囊肿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光动力组与联合组,每组28例。光动力组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联合组在光动力组基础上给予局部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个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个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少于光动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光动力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美华 王德辉 沈琼曼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囊肿性痤疮 复方倍他米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光动力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护理。方法 在采用ALA-PDT治疗79例尖锐湿疣患者的过程中,治疗前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中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分散患者对治疗自觉症状的... 王德辉 曾丽月 钱玉羡 谢东斌 郭英俊 陈美华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 尖锐湿疣 护理 非典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1家系报告及基因突变分析 2018年 目的报告一个以严重掌跖角化过度为主要表现的非典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EHK)家系,并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个EHK家系的临床资料,取先证者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提取先证者及其亲属外周血DNA,采用靶向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与皮肤病相关的373个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先证者皮损组织病理符合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其携带角蛋白1基因(KRT1) c. 1591delA(p. S53lAfs*83)杂合突变。家系中未受累者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KRT1基因的c. 1591delA(p. S53lAfs*83)杂合移码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任军 曾丽月 陈美华 刘晓坤关键词:基因突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并外阴多发性尖锐湿疣1例 陈美华 王德辉 曾丽月 钱玉羡 郭英俊 谢东斌梅毒性心脏病致主动脉瓣穿孔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2012年 晚期梅毒可使任何一个内脏受累,其中以心血管梅毒最为常见,病变常累及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狭窄、升主动脉瘤等Ⅲ。梅毒性心脏病导致主动脉瓣穿孔在临床上极为罕见。2007年11月-201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外科共收治3例梅毒性心脏病导致主动脉瓣穿孔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 郭宏伟 单忠贵 尤颢 廖崇先 林智 伍源 陈美华关键词:主动脉瓣穿孔 梅毒性心脏病 文献复习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升主动脉瘤 冠状动脉狭窄 非典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一家系报告及基因突变分析 任军 曾丽月 陈美华 刘晓坤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12岁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12岁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35例3~12岁中重度AD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16周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特应性皮炎(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评分、研究者整体评估(investigator global assessment,IGA)评分。结果:治疗4周,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EASI评分、SCORAD评分、IGA评分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各部位皮损以躯干改善[90.0%(73.2%,94.5%)]最明显,其次是上肢[85.0%(69.2%,92.3%)],头颈部[74.0%(58.3%,85.3%)],下肢[76.0%(61.0%,87.0%)],总体[80.0%(72.3%,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例患儿,8例(22.9%)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均未导致停药。结论:3~12岁中重度AD患儿采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各部位体征躯干皮损改善最明显。 陈美华 沈琼曼 王德辉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特应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