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伟

作品数:35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福建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2篇基因
  • 10篇肿瘤
  • 9篇突变
  • 8篇蛋白
  • 7篇基因突变
  • 6篇鳞状
  • 6篇鳞状细胞
  • 5篇蛋白质
  • 5篇蛋白质P53
  • 5篇乳头
  • 5篇乳头状
  • 5篇食管
  • 5篇食管鳞状
  • 5篇食管鳞状细胞...
  • 5篇细胞癌
  • 5篇鳞状细胞癌
  • 5篇白质
  • 5篇P53蛋白
  • 4篇免疫

机构

  • 26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医学院
  • 4篇解放军第3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35篇李一伟
  • 15篇高凌云
  • 7篇陈丽红
  • 6篇陈一峰
  • 5篇张鹏飞
  • 4篇郑伟
  • 4篇刘浩润
  • 4篇庄建良
  • 4篇李为民
  • 3篇陈淑勤
  • 3篇赵洪强
  • 3篇刘景丰
  • 3篇黄培生
  • 3篇王镛
  • 2篇王海燕
  • 2篇胡志坚
  • 2篇崔洪涛
  • 2篇陈华
  • 2篇陈莲云
  • 2篇陈振斌

传媒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细胞DNA图像分析技术探讨被引量:12
1997年
肿瘤细胞DNA图像分析技术探讨郑伟李一伟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福州350004从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可直接作为反映肿瘤增殖能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作者应用VideoPro32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的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对...
郑伟李一伟
关键词:肿瘤细胞DNA
鼻咽癌组织中CD和CB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方法:应用SP 法对石蜡包埋的50余例(CD为55 例,CB为57 例)鼻咽癌标本和30 例慢性鼻咽炎(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鼻咽癌组织中CD、C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 1% ( 49/55 ) 和100 .0%(57/57 ),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 0%(12/30)和86. 7% ( 26/30 )],P< 0 .01。2 )在TNMⅠ~Ⅱ期和TNMⅢ~Ⅳ期鼻咽癌组织中,C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 0%(16/16)和84 6%(33/39),P=0 165;在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95. 7% (22/23)和84 4%(27/32),P>0. 05;CD及CB阳性表达级别(分+和++^++++两组)与TNM分期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结论:CD和CB在鼻咽癌组织中有高表达率,它可能在鼻咽癌扩散中起一定作用。
陈淑勤黄培生李一伟高凌云王镛
关键词:鼻咽肿瘤组织蛋白酶D组织蛋白酶B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管良性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LC后出现胆管良性狭窄患者,经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结果。[结果]22例中2例因狭窄情况严重支架置入术未能成功,转开腹治疗;其余20例在内镜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中共治疗25例次,其中3例更换2次支架,1例更换3次支架。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16%,其中胰淀粉酶一过性增高3例次,轻症胰腺炎1例次,经对症保守治疗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是治疗LC后胆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介入方法。
李一伟李为民刘浩润
关键词: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良性狭窄
食管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突变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突变及mRNA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DNA测序技术及RT-PCR技术检测31例ESCCp16基因突变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31例ESCC有6例发生基因突变,3例发生基因纯合性缺失,p16基因mRNA表达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癌组织中p16基因变异组mRNA表达显著低于p16基因正常组(P<0.05),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16基因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ESCC发生有关,但单纯检测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预测ES-CC患者预后的意义不大。
陈丽红刘景丰李一伟高凌云
关键词:食管肿瘤P16基因基因突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27^(kip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定量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 P2 7kip1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组织中定量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 p5 3的关系。 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P2 7kip1 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TFA)、各种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 PTC的 P2 7kip1 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 (AODV )依次递减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而单位面积阳性细胞个数 (NPA )在 TFA与 PTC( 期 )、PTC( 期 )与 PTC( ~ 期 )中差别不显著 (P>0 .0 5 )。在 PTC中 ,p5 3表达阴性组的 P2 7kip1 蛋白的 AODV显著高于 p5 3表达阳性组 (P<0 .0 1)。 结论  P2 7kip1 在 PT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蛋白水平和 /或结合 P5
陈一峰张鹏飞李一伟高凌云庄建良
关键词:乳头状蛋白质P53细胞周期蛋白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以及 型胶原的分布形式。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石蜡包埋的 80例鼻咽癌标本和 30例慢性鼻咽炎 (对照组 )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1) u PA阳性表达率鼻咽癌组织 (80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6 .7% ) (P<0 .0 1) ;(2 )鼻咽癌组织中u PA阳性表达率在 ~ 期 (85 .9% )高于 ~ 期 (5 6 .3% ) (P<0 .0 5 )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87.3% )高于无转移(6 4.0 % ) (P<0 .0 5 ) ;鼻咽癌组织中 u PA阳性表达级别 ~ 期明显高于 ~ 期 (P<0 .0 1)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也明显高于无转移 (P<0 .0 1)。(3)鼻咽癌组织中 型胶原分布均呈崩解缺失型 ,未见包裹型。 结论  u PA在鼻咽癌组织扩散中起重要作用 ,它与鼻咽癌病期进展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恶性度和估计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陈淑勤黄培生李一伟高凌云王镛
关键词:鼻咽肿瘤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胶原
食管鳞状细胞癌p16基因变异及其与肿瘤病理的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 p16基因与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方法检测 5 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 ,分析 p16基因变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关系。 结果  5 3例食管癌患者中 ,14例为 p16基因纯合性缺失 ,12例存在突变。p16基因变异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在性别、年龄、肿瘤长度及肿瘤浸润深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p16基因的缺失与突变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晚期事件 ,它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
陈丽红李一伟高凌云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基因肿瘤DNA突变分析
微囊藻毒素促肝癌过程中肝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 (MC)促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二阶段致癌理论建立中期试验动物模型 ,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染色检验MC的促癌作用 ,并以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精确测定大鼠肝脏bcl 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γ GT阳性率 ,γ GT染色的阳性率纯毒素组为 1 0 0 % ,显著高于二乙基亚硝胺 (DEN)对照组的 2 2 2 2 %。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bax基因的表达强度和面积 ,bax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 0 0 2 83和 0 0 0 73 ,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 0 0 65 5和 0 0 2 4 4的DEN对照组。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大鼠肝脏bcl 2基因表达强度和面积 ,bcl 2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 0 0 977和 0 0 31 5 ,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 0 0 4 6 0和 0 0 2 0 5的DEN对照组。结论 进一步证明了MC具有促肝癌作用。调节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可能是MC促癌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胡志坚陈华孙昌盛李一伟高凌云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肝癌肝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
甲状腺乳头状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p21^(WAF1/CIP1)蛋白定量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初步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 p5 3基因突变及其与 p2 1WAF1 /CIP1 蛋白定量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 PCR- SSCP、DNA序列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 ,检测 4 1例 PTC和 1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标本组织中 p5 3基因突变情况和 p2 1蛋白染色状况。 结果  (1)伴 p5 3基因突变 ( 组 )和不伴突变 ( 组 ) PTC的原发肿瘤 (T)、淋巴结转移 (N)及远处转移 (M)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 、 和 之间 , 和 、 和 、 和 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 (D)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1) PTC的演进和 p5 3基因突变与否无直接关系 ,p5 3蛋白的空间构象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2 )在 PT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依赖野生型 p5 3蛋白诱导P2 1WAF 1
陈一峰张鹏飞李一伟
关键词:乳头状蛋白质P53基因
现代教育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4
2000年
病理学教学改革迫切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将计算机多媒体、CAI课件、网络通讯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于病理学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有利于教师和教辅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郑伟李一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CAI课件教学效率病理学教学计算机多媒体
全文增补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