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向荣

作品数:36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扩散
  • 5篇加权成像
  • 4篇对比剂
  • 4篇影像
  • 4篇结节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
  • 3篇灶性
  • 3篇增生
  • 3篇肿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3篇梗死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机构

  • 26篇无锡市第二人...
  • 8篇复旦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如皋市第二人...

作者

  • 35篇于向荣
  • 13篇张威江
  • 10篇李薇
  • 9篇汪桦
  • 8篇张追阳
  • 7篇陆风旗
  • 6篇杨金妹
  • 5篇高煜
  • 5篇张雷
  • 5篇吴文娟
  • 5篇王东
  • 4篇余迅
  • 3篇耿道颖
  • 3篇张军
  • 3篇唐威
  • 3篇马建勇
  • 3篇陶晶晶
  • 2篇万佳艺
  • 2篇潘嘉炜
  • 2篇李新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内黏液瘤MRI表现一例
2010年
于向荣张威江杨金妹唐威
关键词:MRI表现黏液瘤无痛性肿块肌内大腿内侧局部皮肤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为DAI的脑外伤患者,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损伤灶不位于典型部位,继而进行MRI检查。先行SWI检查后再行常规MR(T2WI、T1WI、DWI或FLAIRT2WI)检查。分析SWI图像特点,比较SWI与常规MR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SWI对于病灶数目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序列。结论 SWI序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DAI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汪桦陶晶晶吴文娟张威江于向荣李薇杨金妹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损伤。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严重残疾及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尤其合并明显出血的患者预后更差。因此,明确有无出血灶、出血灶的量及部位对预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陶晶晶张威江汪桦于向荣李薇杨金妹季卫阳王清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性闭合性脑损伤血管损伤植物状态
64层CT薄块曲面最大密度投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块(thin-slab)曲面(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在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CSA患者行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CTA)。扫描后所得容积数据采用thin-slab CPR MIP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以DSA为金标准,评价thin-slab CPR MIP对椎动脉(VA)狭窄显示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就两者对狭窄判断的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58例中,CT和DSA均完成了116支VA检查,thin-slab CPR MIP和DSA中,共有98支具有一致性;当狭窄率≥7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9/19)、96.9%(94/97)、86.4%(19/22)、100%(94/94);当狭窄率≥5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36/37)、94.9%(75/79)、90%(36/40)、98.7%(75/76)。结论thin-slab CPR MIP在诊断VA狭窄程度上与DSA有很高的一致性,可准确显示VA粥样硬化情况和软、硬斑块,并能显示椎间孔周围骨质增生对VA的压迫情况,是VACTA较好的一种后处理方法,可作为VA狭窄筛选的常规检查手段。
陆风旗张追阳于向荣余迅张雷王东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图像后处理
MRI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1.5T MRI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肝脏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LAVA扫描,观察LAVA各期的影像表现,分析病灶的强化规律及血供关系。结果 17例MRI拟诊为恶性肿瘤,与手术、穿刺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4.1%(16/17);8例MRI拟诊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5%(7/8)。结论 LAVA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肝实质病变的动态增强特点,清楚显示肝动脉、门脉的分支及其与病灶的关系。
汪桦张威江吴文娟陶晶晶于向荣李薇杨金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
成年男性鞍区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23岁。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伴头痛、头晕入院。入院后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于向荣张威江李薇
关键词:鞍区成年双眼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①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梗死灶显示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分别为(63.13±6.39)%、(67.75±7.90)%,亚急性期时rADC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脑梗死病程具有显著相关(r=0.866,P<0.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与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分期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缪小丽于向荣
关键词: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附睾精子肉芽肿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精子肉芽肿(spermgranuloma,SG)是因精子外溢至间质而导致的炎性反应,通常与外伤、感染或手术有关。患者大多有症状,阴囊可触及结节或肿块,出现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尽管临床怀疑S时,应首选超声或MR检查,但以往有关超声的报道较少且缺乏特异性征象;而MR和CT的报道笔者尚未见到。当超声提示阴囊内肿块时,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临床上为排除肿瘤或了解有无转移可选择行CT检查。
陆风旗于向荣张追阳王峰波高煜冯军唐威
关键词:附睾精子肉芽肿CT表现病理对照阴囊内肿块MR检查生育要求
CT肾动脉造影:低剂量对比剂及变速注射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变速注射条件下64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10名健康自愿者行腹主动脉(右侧膈顶水平层面)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取得主动脉弓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得到触发扫描的理论阈值。将80例临床疑有肾动脉病变的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分成两个使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法组(A组、B组),每组40例,而后行64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并记录每公斤体重对比剂用量。每组分别测量腹主动脉及双侧肾动脉CT值进行比较;所得图像按"优、良、差"3级进行评价。结果 B组对比剂用量较A组减少约0.51ml/kg体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8.231,P<0.01)。两组腹主动脉及双侧肾动脉CT值均>200HU,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显像在两组病例中均能达到优或良,合计优良率均为100%(40/40),图像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变速注射条件下64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获得满意的肾动脉图像。
张雷张追阳于向荣王东高煜马建勇华冬英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肾动脉
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
2012年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所有病灶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CT特征表现为腮腺浅叶后下极圆形、椭圆形肿块,平均最大径约2.2 cm,多数边缘光整,仅4个病灶边缘模糊,手术证实合并感染。12个病灶可见囊变、坏死,但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多呈明显或中度强化,均无延迟强化。21个病灶内见小血管通过或包绕,10个病灶呈"贴边血管征"。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费锡峰张追阳陆风旗张雷高煜于向荣
关键词:WARTHIN瘤腮腺多层螺旋CT病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