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念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透析护理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1例共3787次高龄血液透析随机分为两组。I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II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I组26例1348次透析共发生护理风险27例,II组发生3例,II组明显少于I组,P<0.05;II组患者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I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患者透析中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护患风险发生率,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护理管理方法。
- 邓长虹陈思念
-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高龄患者
- 改良封管法对血透患者带隧道涤纶套导管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封管法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带隧道涤纶套导管的影响。方法 48例使用带隧道涤纶套导管进行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封管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封管法(肝素和尿激酶交替封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情况;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的导管血栓形成率分别为25.10%和9.52%,导管堵塞率分别为23.70%和11.06%,实验组导管血栓形成率及导管堵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Kt/V分别为(1.266±0.273)和(1.318±0.205),透析血流量分别为(187.291±17.640)和(197.083±9.546)ml/min,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208±6.107)和(17.000±2.719)个月。实验组的透析血流量及导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肝素与尿激酶交替封管可降低带隧道涤纶套导管的堵塞,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 邓长虹陈思念刘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