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近10年国内老年血液透析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老年血液透析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7对相关研究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545篇,文献发文量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为发文高峰;发文期刊多为医疗类期刊,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罗洋、陈文和郭一丹,各6篇;发文量较多的地区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四川。老年血液透析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疗、用药、预后和并发症的管理。结论:老年血液透析研究内容较广泛、热点不突出;研究领域内作者及机构合作不紧密,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目前的研究水平发展较不均衡,护理研究内容和质量有待加强。
- 王晶李琳郝德汪梦洁张帆张枭霄
- 关键词:血液透析老年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我国护理研究领域家庭抗逆力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家庭抗逆力在我国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为检索资源检索关于家庭抗逆力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3月1日,对纳入文献的年份、期刊、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进行计量学分析;同时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及关键词共现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检索到208篇有效文献,发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集中发表于2021—2022年;研究对象主要是癌症病人(63篇,30.3%),文献类型主要是相关性研究(66篇,31.7%),形成了以叶明明、李慧萍等为主的合作团队;文献集中探讨家庭抗逆力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家庭抗逆力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我国家庭抗逆力护理相关文献数量逐年增多,但缺乏提高家庭抗逆力的干预研究,且研究形式较单一,研究质量有待加强;需构建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家庭抗逆力实践干预模型与评估工具,并进行实践性检验与效果评价。
- 王晶王晶李琳王萌张枭霄张枭霄
- 关键词:护理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 临床用药致儿童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应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减少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上报的68例药物不良反应按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共涉及39个药物品种,其中抗菌药物21种,占药物品种的53.8%,居首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41.2%)为主,皮肤及其附件(25.0%)次之。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占首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提高儿科医护人员识别ADR的能力,减少儿童ADR的发生。
- 朱占胜王晶孙亚凌李飞姚黎
- 关键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
- 血液透析病人家庭抗逆力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综述家庭抗逆力的概念、理论模型、评估工具,以及血液透析病人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意义、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为构建适合我国血液透析病人家庭抗逆力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王晶王璐齐小伟李琳
- 关键词:血液透析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的比较与衰弱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衰弱表型、临床衰弱量表、FRAIL量表以及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标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评估效果,寻找适合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评估工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252名,采用四种衰弱量表进行衰弱评估,比较评估结果。结果四种衰弱量表的衰弱检出率分别为44.5%(衰弱表型)、52.8%(临床衰弱量表)、39.3%(FRAIL量表)和26.6%(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衰弱表型与临床衰弱量表、FRAIL量表评估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衰弱评估工具的评估结果不完全一致,衰弱表型是更适合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评估工具。
- 张枭霄高祖梅龚少智张龙王璐王晶胡守亮
- 关键词:血液透析老年衰弱
- 人性化护理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2014年
- 目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照组只是根据医嘱完成患者的各项治疗及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及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同时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及护理投诉,并对两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为昏迷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李徳珍王晶吴光慧索鹏李珊
-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昏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