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忠 作品数:25 被引量:8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生存时间观察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化疗,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血清MMP-2、MMP-9水平与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为47.50%和25.00%,DCR分别为72.50%和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MMP-2、MMP-9水平[(51.03±11.22)U·L^-1,(202.31±47.64)U·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6.96±15.76)U·L^-1,(312.54±52.54)U·L^-1](P<0.05)。截至2019年10月,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患者中位PFS[(10.12±2.37)个月]明显长于观察组[(8.52±2.32)个月](P<0.05),中位OS[(19.58±3.88)个月]明显长于观察组[(17.48±3.25)个月](P<0.05)。两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Ⅲ、Ⅳ级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血清MMP-2、MMP-9水平,且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王月 金丽艳 刘迁 邓玲慧 朱麒 肖瑶 邓建忠 陆文斌关键词:化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NSCLC患者血清miR-181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81a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早期NSCLC患者(NSCLC组)术前及其中30例铂类药物化疗前后血清miR-181a水平,同时设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血清miR-181a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术前和对照组血清miR-181a表达量分别为0.002 59、0.007 29(P<0.000 1),前者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均>0.05);NSCLC组30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miR-181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2 79、0.006 25(P=0.000 1),其中化疗无效、有效者分别为0.004 56、0.007 93,化疗无效者显著低于化疗有效者及对照组(P分别为0.015、0.005),后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806)。结论 miR-181a在早期N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降低,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化疗敏感性预测。 金建华 陆文斌 邓建忠 张华 王芳 王月 金丽艳关键词:铂类药物 化疗敏感性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44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对象,给予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和雷替曲塞方案化疗,评估近期疗效,并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44例患者中有2例因IV度腹泻终止第2周期化疗,无法评估近期疗效。其他4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干预,均可进行近期疗效评价:CR 1例,PR 7例,SD 18例,PD 16例,临床总缓解率为19.05%,疾病控制率为61.90%。主要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厌食无力、骨髓抑制及肝或肾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多以1~2级为主。4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4个月(95%CI:2.7~4.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95%CI:4.6~13.8个月)。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近远期疗效可观,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邓玲慧 刘允刚 张华 邓建忠 陆文斌 金建华关键词:晚期胃癌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对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药物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后对血清学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药物完成胃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SOX方案完成胃癌治疗;就组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血清恶性分子水平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晚期胃癌患者CA19-9(19.15±3.31)g/mL、CA72-4(5.29±0.71)g/mL、CEA(3.65±0.69)g/mL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4、16.441、12.146,P<0.05),且MMP7、MMP9、VEGF以及IGF-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药物联合应用,可使得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血清恶性分子水平显著降低,最终实现晚期胃癌患者有效预后。 金丽艳 邓建忠 张华关键词: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评分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评分在术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的263例行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和血液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患者术前PNI和SII的cut-off值,以此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PNI、SII的cut-off值分别为44.275、688.33;PNI联合SII预测总死亡率的AUC值为0.651,高于PNI或SII(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PNI组3年生存率高于低PNI组,低SII组3年生存率高于高SII组,PNI-SII评分2分组3年生存率低于0分、1分组(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PNI-SII评分是影响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PNI-SII评分2分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NI-SII评分可以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祁国萍 于华裔 刘秀玲 曾成 邓建忠 陆文斌 刘迁 金建华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结直肠癌 外周血Survivin m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以GAPDH作内参照,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55例胃癌化疗前及病情进展后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前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为0.6012±0.0496,疾病进展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为0.7190±0.0961(P<0.05)。回归分析发现,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及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外周血Survivin mRNA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胃癌复发或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邓建忠 金建华 陆文斌 王芳 李献文关键词:胃肿瘤 外周血 SURVIVIN MRNA 小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度癌性疼痛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5例中度癌痛患者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治疗,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疼痛的客观总缓解率90.9%,其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6.4%,81.8%,20%,3.6%。结论:小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对治疗中度癌痛的患者是很好的选择。 邓银华 邓建忠关键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小剂量 中度癌痛 疗效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结肠癌核心基因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挖掘潜在的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3878、GSE37182和GSE74602数据集,应用R语言筛选结肠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GO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筛选结肠癌核心基因。利用TCGA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表达及预后价值,采用细胞转染及MTT法进一步验证核心基因的功能。结果:3个数据集筛选出270个共有DEG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参与生长负调控、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Wnt、NF-κB、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PPI筛选出11个核心基因。经GEPIA数据库验证,MYC、TIMP1、UBE2C、SOX9、AURKA、COL1A1、CDC20、TOP2A和CENPF在结肠癌中高表达,而CAV1和CXCL12低表达。进一步生存分析显示,AURKA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TIMP1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COL1A1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细胞转染及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URKA、TIMP1可显著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结论:筛选出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的11个核心基因,其中AURKA和TIMP1表达变化可能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相关。 曾成 祁国萍 沈颖 陆文斌 邓建忠 邓建忠 金建华关键词:结肠癌 生物信息学 预后 核心基因 基于术前Fbg、PAR与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小板/白蛋白(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PAR)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的32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检验指标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出的cut-off值,分为Fbg、PAR高低表达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预测价值。结果:通过ROC曲线得出Fbg、PAR的cut-off值分别为2.80、6.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Fbg、PAR、CA199、TNM分期、分化程度为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Fbg、PAR、CA199联合构建出风险评分并纳入列线图中,训练集及验证集ROC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均大于0.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基于Fbg、PAR、CA199构建的列线图准确性良好,可为CRC患者总生存期提供个体化预测。 刘秀玲 于华裔 祁国萍 陆文斌 刘迁 杨玉薇 邓建忠关键词:糖类抗原19-9 列线图 预后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和M-MDSC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MDSC)频数,分析MDSC变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8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粒细胞型MDSC(G-MDSC)和单核细胞型MDSC(M-MDSC)频数。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频数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常用治疗措施对MDSC的影响。用相关分析评价G-MDSC与M-MDSC频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组外周血中G-MDSC和M-MDSC频数显著增高。TNM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与M-MDSC频数显著高于TNMⅠ、Ⅱ期患者,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G-MDSC和M-MDSC频数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周血G-MDSC和M-MDSC频数在不同肿瘤部位与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无明显差异。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以及经辅助化疗有效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和M-MDSC频数显著下降。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与M-MDSC频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和M-MDSC频数均显著升高,并且其频数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根治性切除术及有效的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MDSC和M-MDSC频数。 王永仿 许联红 恽志华 楚鹰 法镇中 邓建忠 张颖 吴佳关键词: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