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凡

作品数:87 被引量:963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3篇水稻
  • 25篇病菌
  • 21篇稻瘟
  • 21篇稻瘟病
  • 21篇瘟病
  • 16篇稻瘟病菌
  • 15篇枯病
  • 13篇稻曲病
  • 12篇芽孢
  • 11篇抗性
  • 10篇拮抗细菌
  • 10篇纹枯病
  • 9篇水稻品种
  • 9篇病害
  • 8篇稻纹枯病
  • 8篇解淀粉芽孢杆...
  • 7篇稻曲病菌
  • 7篇抗病
  • 6篇叶枯病
  • 6篇生防菌

机构

  • 8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江苏省苏科农...
  • 4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2篇淮阴市果树研...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植保站
  • 1篇通州市植保站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 1篇南京出入境检...
  • 1篇江苏省姜堰市...
  • 1篇建湖县种子公...
  • 1篇句容市农业局

作者

  • 85篇陆凡
  • 54篇陈志谊
  • 37篇刘永锋
  • 20篇陈毓苓
  • 15篇王法明
  • 12篇史阿宝
  • 7篇郑小波
  • 7篇蒋盼盼
  • 6篇邱光
  • 6篇许志刚
  • 5篇刘邮洲
  • 5篇张炳欣
  • 5篇范永坚
  • 5篇张君成
  • 4篇赵忠仁
  • 4篇尹小乐
  • 4篇张荣胜
  • 4篇王玉环
  • 4篇于俊杰
  • 3篇杨晓云

传媒

  • 14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落叶果树
  • 2篇第三届中国植...
  • 2篇第五届中国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Journa...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菌物系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苹果果实轮纹病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赵忠仁陆凡
关键词:苹果轮纹病果实
田间水稻单个病斑中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03年
根据93个单病斑中分离的227个单孢菌株样品的分析,研究了来自同一定殖系统(同一病斑)中稻瘟病菌不同单孢菌株(同源菌株)的遗传变异。在致病性分析的样品中,仅有5个病斑分离的10个单孢菌株在所有鉴别品种上表现同源菌株有完全相同的致病反应,并且有完全相同的DNA指纹图谱带型;另有13个病斑上分离的32个单孢菌株的同源菌株不仅属于不同的生理小种,而且在1~3个单基因品种上也有不同的致病反应。用rep-PCR指纹图谱和致病型分析67个病斑的157个单孢样品中的同源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DNA指纹图谱;13个病斑中分离的27个单孢样品中同源菌株具有显著差异的指纹图谱;8个病斑分离的27个单孢菌株样品中同一来源样品中部分样品有相同的指纹图谱带型,部分样品却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同源菌株之间有完全相同致病性其指纹图谱亦相同或有很小的差异;通常,致病性差异很大的同源菌株其指纹图谱差异也很大。作者认为来自同一定殖系统中的不同单孢菌株存在的遗传变异与病菌的异核现象或自然状态下不同遗传背景菌株同时侵染造成同一病斑有关。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陆凡王金生
关键词:水稻病斑稻瘟病菌DNA指纹图谱
20%吡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协同控制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经室内配比筛选和毒力测定 ,筛选出吡虫啉与三唑磷最佳配比C(即 2 0 %吡唑磷乳油 ) ,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 171和 2 93,表现明显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 ,每 6 6 7m2 用药量 10 0ml和 12 5ml对三化螟枯心的防效达 90 %~ 96 % ,杀虫效果达 92 %~ 98% ;对稻飞虱药后 15d的防效为 95 %~ 97% ,并且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对稻飞虱的持续控制作用 ,解决三唑磷引起的稻飞虱再猖獗问题。
邱光戴忠军顾中言陆凡孙以文
关键词:吡虫啉三唑磷三化螟稻飞虱
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前芽胞杆菌微生物杀菌剂的剂型主要以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为主,芽胞杆菌干悬浮剂作为芽胞杆菌类杀菌剂的新剂型,其安全性及特性需要研究。本文分析了解淀粉芽胞杆菌T429、JT84、Lx-11、B-916干悬浮剂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抑菌带宽分别为12.00、10.33、7.67和7.50 mm;使用20 mL甲醇萃取2 g干悬浮剂,发现其对稻瘟病菌抑菌带宽分别为7.00、6.33、5.50和5.00 mm。显微观察后发现稻瘟病菌菌丝明显膨大,表明在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中存在脂肽类物质;在水稻破口期喷施解淀粉芽胞杆菌T429、JT84、Lx-11、B-916干悬浮剂75 g/667 m^2,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79.3%、79.6%、78.9%;使用4株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当稀释500倍时,对水稻种子安全,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上述4株菌株干悬浮剂室内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存放90 d时活菌数减少不显著,存放180 d时T429与B-916变化不显著,Lx-11与JT84下降30%左右,存放360 d时4株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活菌数不低于1×10~9 cfu/mL。
王法国许萍萍张荣胜陆凡刘永锋李虹
关键词:干悬浮剂稻瘟病
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控病作用及增效机理被引量:47
2003年
为了解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防菌株Bs-916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着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药效作用缓慢等问题,将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对半混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作用防治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Bs-916利福平抗药性标记回收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和Bs-916复配后Bs-916在水稻根叶围的定殖状况,表明井冈霉素对Bs-916在水稻根叶围定殖有促进作用,能减缓Bs-916群体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使Bs-916发挥生物防治作用。这是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Bs-916协同作用的增效机理之一。
陈志谊刘永锋陆凡
关键词:井冈霉素生防菌稻田氮肥水稻纹枯病
稻瘟病菌无性重组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多数重组体均可对水稻致病 ,且无性重组还导致毒性发生复杂的变异。来自同一配对组合的无性重组体后代在日本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显现出与双亲不同的毒性表型 ,部分重组体丧失了亲本所具有的毒性 ,而有部分重组体表现出亲本所没有的毒性 ,提示双亲的遗传物质在重组体内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间通过菌丝融合产生的无性重组体具有较强的适生性 ,提示无性重组可能是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王艳丽张正光陆凡郑小波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物学性状生长速率致病力
稻瘟病菌不同毒力小种间诱导侵染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研究了水稻品种“秀水04”的稻瘟病菌亲和菌株中A49和非亲和菌株中E3以及“秀水48”的亲和菌株中E3和非亲和菌株中G1在互作中产生的诱导侵染作用。混合接种的诱导侵染作用随亲和菌株菌量的增加而增强;先接强小种后接弱小种或先接弱小种再接强小种均能产生诱导侵染作用,作用强弱随接种间隔时间长短而不同;少量的亲和菌株即有诱导侵染作用,但当非亲和菌株大量存在时有减轻发病的作用。提出,这种诱导侵染作用可能是水稻品种抗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法明陈毓苓史阿宝陆凡陈志谊
关键词:稻瘟病菌毒力小种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的发酵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的发酵培养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菌液以装液量60ml/250ml接种至优化培养基,温度28℃、转速180rpm条件下培养48h;所述优化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数计,...
陈志谊蒋盼盼胡存中陆凡
文献传递
杂交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1
1992年
自70年代后期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Tak)]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尤以杂交稻制种田危害更甚。一般年份病粒率为10~20%,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与品质。我们于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病害的侵染来源 1.种子带菌:稻粒黑粉病粒后期吸水膨胀破裂,散出黑粉(病菌孢子),随风。
陈毓苓陆凡王法明朱宗武束春花霍义宽舒宗华
关键词:杂交稻水稻粒黑粉病
影响稻曲病严重度主要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通过在水稻的3个时期接种,发现最佳接种时期为破口前7 d,说明稻曲病菌的最佳侵染时期为水稻破口前1周。用正交试验对影响人工接种稻曲病发病率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播种时间、氮肥水平三因子里,对稻曲病发病严重度影响最大的是水稻品种,播种时间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时,越晚越有利于稻曲病发病。氮肥水平对稻曲病发病严重度的影响相对较弱。
王文斌尹小乐李燕陈志谊陆凡
关键词:稻曲病严重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