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萍

作品数:2 被引量:114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冻害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矿物
  • 1篇普通小麦
  • 1篇气候
  • 1篇下蜀黄土
  • 1篇小麦
  • 1篇矿物
  • 1篇化学风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差异
  • 1篇基因差异表达
  • 1篇季风性气候
  • 1篇硅酸盐矿物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王爱萍
  • 1篇姜晓东
  • 1篇王爱萍
  • 1篇杨珍平
  • 1篇高志强
  • 1篇张春来
  • 1篇张春来
  • 1篇杨守业
  • 1篇李徐生
  • 1篇吕晋慧
  • 1篇李从先
  • 1篇贾举庆
  • 1篇李莎莎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下游下蜀黄土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08
2001年
根据元素含量、K2O/Na2O、K2O/CaO、Al2O3/Na2O、CIA及ACNK图解等指标对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下蜀土比西北黄土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Ca、Sr、Na和Mg大量迁移淋失,不仅表现为碳酸盐矿物的迅速风化,而且硅酸盐矿物如斜长石也明显风化,脱Ca、Na过程显著,而钾长石的风化很弱,脱K不明显。下蜀土与西北黄土的原始沉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下蜀土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可能受长江下游地区较强的季风性气候控制。
杨守业李从先李徐生王爱萍
关键词:化学风化地球化学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季风性气候
普通小麦JAZ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响应冻害时基因差异表达和DNA变异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茉莉酸(JA)途径参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响应冰点以下低温胁迫,可以缓解冻害及其造成的减产。利用小麦基因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3个TaJAZ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该家族基因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时空表达模式及DNA变异。结果表明,TaJAZ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JAZ基因家族可分为10个亚群,且与大麦(Hordeum vulgare)的JAZ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进化选择分析表明,TaJAZ基因受到纯化选择。结合已有转录组数据分析TaJAZ在不同时期及冻害下表达模式,发现部分成员在小麦旗叶表达水平较高或在茎基部的表达量增加。TaJAZ-2A在茎、叶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在抗寒品种‘京核1号’和较敏感品种‘淮麦18’中的表达上调,并检测到TaJAZ1-2A、TaJAZ6-4B和TaJAZ7-4B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本研究明确了TaJAZ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进化、冻害下的表达,为深入研究TaJAZ基因功能及JA信号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范佳利朱立勋郭志强尹梦娇杨博慧柴文婷赵珊珊孙慧琼李莎莎丁鹏程王爱萍王爱萍贾举庆姜晓东吕晋慧贾举庆张春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