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线粒体分裂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线粒体分裂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0):正常组(N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赋形剂组(V组)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孵育40 min,终浓度<0.1%;缺氧复氧组(H/R组)采用氧糖剥夺法制备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6h,复氧20 h.缺氧复氧+赋形剂组(H/R+V组)于缺氧前40 min加入DMSO,终浓度<0.1%;线粒体分裂抑制剂组(M组)于缺氧前40 min加入50mmol/L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溶于DMSO,DMSO浓度<0.1%).采用Mito Tracker染色法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表达水平,多功能酶标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N组比较,H/R组Drp1、PGC-1α、NRF-1及TFAM表达水平、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升高,Mfn2表达下调(P<0.05);与H/R组比较,M组Drp1表达水平、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降低,Mfn2、PGC-1α 、NRF-1和TFAM表达上调(P<0.05).结论 线粒体分裂参与了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过程.
- 王雪王艳婷韦思思王金英王海彬凌勇王士雷
- 关键词:线粒体海马神经元细胞低氧
- 一种医院中药配药使用的粉碎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院中药配药使用的粉碎设备,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的边角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上设置有支腿,所述粉碎箱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粉碎箱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主...
- 赵振寰荆伟丽孙立波凌勇苏治国
- 文献传递
- 促育生精方治疗小鼠不育症的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促育生精方治疗小鼠不育症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清洁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促育生精方干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环磷酰胺(CP)造模方法建立小鼠少弱精症模型,促育生精方干预各剂量组在造模过程中给予促育生精方干预,共治疗35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组织中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mRN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睾丸特异性CREM激活因子(ACT)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ACT、CREM、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F=2.83~121.16,P<0.05),小鼠少弱精症模型制备成功。促育生精方干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F=121.16,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促育生精方干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F=2.83、18.94,P<0.05),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ACT、CREM、CREB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F=16.28~154.32,P<0.05)。与模型组比较,促育生精方干预中剂量组ACT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29.04、64.28,P<0.05),而低剂量、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中剂量组CREM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17.77、41.83,P<0.05),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剂量组CREB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16.89、154.32,P<0.05),而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促育生精方能有效提高少弱精症模型小鼠睾丸组织中ACT、CREM、CRE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善小鼠精子质量。
- 朱莹莹王麟凌勇孙立波孙向红
- 关键词: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环磷酰胺不育
- 一种临床用中药熏蒸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用中药熏蒸装置,包括熏蒸机和箱体,所述熏蒸机通过第二管道与箱体连通,且所述熏蒸机包括第一门板、第一凸台、注水口和第一管道,所述第一门板通过第一合页与熏蒸机的上端一侧铰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门板的一侧安装...
- 凌勇赵芹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大麻素受体1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CB1受体(mitochondrial cannabinoid receptor1,mtCB1)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将培养至第8天的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n=60):正常组(N组):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采用氧糖剥夺法构建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6h,复氧20 h;缺氧复氧组+ACEA+AM251组(H/R+ACEA+AM251组):缺氧6 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AM251,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ACEA+Hemopressin(H/R+ACEA+Hemo组):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Hemopressin,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赋形剂组(H/R+V组):同样于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1%,复氧20 h。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Fi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R组、H/R+ACEA+AM251组、H/R+ACEA+Hemo组和H/R+V组的细胞内Ca^(2+)浓度、细胞凋亡率、以及AIF、Drp1、Fis1、Cytc、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H/R组相比,H/R+ACEA+Hem组上述各检测指标明显降低(P<0.05),H/R+ACEA+AM251组和H/R+V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CB1受体(mtCB1受体)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来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和ROCK1的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并最终减轻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
- 李振东郝翠凌勇李瑜李玲玉王鹏王士雷
-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
- 一种改良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为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研究建立一种更好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实验组取出生24h内的Wistar新生鼠海马,用木瓜酶和DNA酶消化,以1×108/L的密度接种于含体积分数0.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24h后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每隔3d半量换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培养细胞。培养期间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判断海马神经元培养是否成功。结果实验组的海马神经元培养12h,可见大部分细胞贴壁;培养24h,大部分细胞可见3-4个突起,突起长度为(25.0±2.5)μm;培养3d,神经元胞体增大,可见明显光晕;之后神经元分化逐渐成熟,胞体透亮,呈锥形或多极形,光晕明显,神经元之间的突起联系更加紧密,形成密集的神经细胞网络;培养13d后,神经元细胞开始退化、变性,胞体萎缩,神经细胞网络开始老化。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神经元可出现少量凋亡,但实验组培养1、3、5、8d时的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11.5-49.5,P〈0.05)。免疫荧光法鉴定显示,实验组神经元细胞阳性率为(93.53±1.67)%。结论用上述改良方法培养得到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 吴秀云凌勇张殿隆李瑜王士雷徐祯
-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荧光免疫测定
- 正交试验优化逆萎康的水提工艺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优选逆萎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雪胆总皂苷、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固液比因素对逆萎康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结果逆萎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2次,提取1 h,固液比12倍。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准确,可为逆萎康颗粒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 曹淑君王辉明刘洪玲张翠萍凌勇孙向红
- 关键词:黄芪甲苷正交试验
- 一种中医内科专用挤压式喷药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专用挤压式喷药器,包括喷药器主体,所述喷药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手提把手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立架,且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喷药器主体的顶部左端,所述喷药器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可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
- 孙晓伟扈国杰凌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