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小檗胺与紫杉醇双药载药纳米微球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
- 目的:肿瘤的靶向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具有协同效应的药物构建的药物载体系统可以更好地集肿瘤的局部靶向、药物协同抗肿瘤效应于一身,水溶性高分子双药纳米微球投递系统是抗肿瘤药物输送体系发...
- 朱陵君李晓林束永前
- 新型顺铂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 <正>目的:顺铂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具有多种副作用,包括肾毒性、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等。近年来,随着药物投递系统(durg delivery system)的发展,出现了不少负载顺铂的药物投递系统,在...
- 李茹恬禹立霞李晓林谢丽刘宝瑞
- 关键词:顺铂抗肿瘤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时递送siRNA和肿瘤细胞膜抗原的一体化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递送siRNA和肿瘤细胞膜抗原的一体化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肿瘤细胞膜抗原为去唾液酸化处理的肿瘤细胞细胞膜,所述一体化纳米疫苗采用去唾液酸化处理的肿瘤细胞细胞膜与pH响应性脂质体形成融合膜(d...
- 徐华娥李凯明李晓林吴洁吴海斯唐春明李金昱
- SN-38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喜树碱活性代谢产物SN-38载药纳米微球(SN-38-np)的各项特征,比较该载药纳米微球与裸药抗人胃癌肿瘤细胞BGC-823的效果.方法:用溶剂分散法制备SN-38/PCL-PEG纳米微球.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微球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SN-38浓度并计算该载药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描绘其体外释放曲线.采用MTT法观察该微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抑制效果,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微球为不规则的圆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载药量11%左右,包封率80%左右;SN-38纳米微球可稳定溶解于水中且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MTT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SN-38载药纳米微球在72h抑制肿瘤效果明显优于SN-38裸药,同时计算IC50发现SN-38载药纳米微球在24h和72h的IC50明显低于SN-38裸药(P<0.05),两者48h时间点的IC50相当;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结果显示:裸药和载药微球均可明显诱导ROS产生,在较低作用浓度时,SN-38载药纳米微球可比裸药诱导产生更多的细胞内ROS产物.结论:SN-38载药纳米微球可使细胞内达到并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即使在较低作用浓度下亦可持续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下SN-38裸药.
- 孙国庆胡勇李晓林孙昊
- 关键词:纳米胃癌BGC-823氧化应激
- 骆驼蓬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背景:骆驼蓬碱可通过下调环氧合酶-2(COX-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但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研究骆驼蓬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PTEN/Akt/MDM2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2、4、8、16、32μg/m L)骆驼蓬碱干预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 24 h、48 h和72 h,分别采用MTT法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COX-2表达以及Akt、MDM2磷酸化水平。结果:骆驼蓬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MKN-45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骆驼蓬碱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PTEN表达、抑制Akt、MDM2磷酸化以及COX-2表达。结论:骆驼蓬碱可能通过PTEN/Akt/MDM2信号通路下调COX-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张婷蒋世烨金星星张文灵余纳李晓林朱国琴周逸婵邵耘孙为豪
- 关键词:骆驼蓬碱胃肿瘤环氧合酶2信号传导细胞增殖
- 新型顺铂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 目的:制备负载顺铂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全面考察其性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过程及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 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
- 李茹恬涂云霞李晓林蒋锡群刘宝瑞
- 关键词:顺铂抗肿瘤
- 汉防己甲素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以及抗肿瘤效果评价
- <正>目的:检测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所制备的汉防己甲素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考察该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并且探讨载药纳米微球与裸药之间的差异细胞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开环聚合法制备PCL-PEG二嵌段共聚物...
- 李晓林钱晓萍丁义涛蒋锡群刘宝瑞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ROS抗肿瘤
- 文献传递
- 老年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生存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老年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的远期生存状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的143例>6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统计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20.0个月。通过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分级、脉管侵犯、切缘阳性与否、术前乳腺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与总生存期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组织分级、术前LDH水平是老年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总生存期与浸润深度、组织分级、术前LDH水平相关。
- 邱天竹李晓林
- 关键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老年人预后影响因素
- 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纳米微球。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和体外对于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通过溶剂分散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1.8±0.2)nm,白藜芦醇纳米微球的最高载药量达到19.4%。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细胞与负载荧光素纳米微球共培养后发现,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将纳米微球摄入。细胞实验表明,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对U25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低浓度下白藜芦醇微球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游离白藜芦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白藜芦醇微球与游离白藜芦醇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相差不大。结论:采用mPEG-PCL为载体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具有缓释特性和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姜志峰冯素银李晓林陆小伟邵君飞
- 关键词:白藜芦醇纳米微球U251细胞抗肿瘤
- 新型顺铂纳米微球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全面考察实验室前期自行合成的mPEG-PCL两嵌段高分子,并采用双乳化法将其用于负载顺铂,评价该纳米微球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该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于消化系肿瘤细胞株BGC823、H-epG2、H22的抗肿瘤活性,并与顺铂裸药相比较。在BGC823及LO2细胞株上验证空白微球的毒性。在ICR小鼠皮下接种H22肿瘤模型,采用瘤体内注射,验证纳米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副作用,并与顺铂裸药比较。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载药微球粒径(370.3±2.5)cm。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征。载药微球对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和顺铂裸药相似。空白微球对于肿瘤细胞BGC823及人肝细胞株LO2均无明显毒性。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对于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顺铂裸药,且呈现更好的剂量依赖性,当给药剂量从2.5 mg/kg增加到5 mg/kg时,抑瘤率提高,而顺铂裸药的抑瘤率并不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顺铂裸药的给药剂量从2.5 mg/kg增加到5 mg/kg时,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减缓,而顺铂微球的剂量增加时,小鼠的体重变化并不受到明显影响。结论采用mPEG-PCL为载体,双乳化法合成的顺铂纳米微球,具有稳定及缓释的性质,在体外实验中,其抗肿瘤活性略低于裸药,和纳米微球的缓释特性有关。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顺铂裸药,且副作用小,因此动物能够耐受更大给药剂量。空白微球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无明显毒性,说明载体应用安全。认为,mPEG-PCL顺铂微球作为顺铂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李茹恬禹立霞李晓林刘宝瑞
- 关键词:顺铂纳米微球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