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惠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愈合
  • 2篇切除
  • 2篇镜检
  • 2篇会阴
  • 2篇会阴侧切
  • 2篇腹腔镜检
  • 2篇腹腔镜检查
  • 2篇侧切
  • 1篇动脉
  • 1篇断脐
  • 1篇断脐法
  • 1篇新生儿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指数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机构

  • 9篇中山市陈星海...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山市小榄人...

作者

  • 13篇邓惠玲
  • 7篇张伟耀
  • 3篇赵象文
  • 2篇梁志宏
  • 2篇梁海毛
  • 2篇汤治平
  • 1篇程志坚
  • 1篇吴又明
  • 1篇华伟
  • 1篇朱峰正
  • 1篇孙红
  • 1篇赵继革
  • 1篇饶智
  • 1篇刘翠玲
  • 1篇张玉婷
  • 1篇邓丽娟
  • 1篇卢慧彬
  • 1篇邓丽娟
  • 1篇张金成

传媒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消化道穿孔的腹腔镜处理及肝圆韧带在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及特殊情况下肝圆韧带在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为5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缝合术23例,网膜修补术15例.带蒂肝圆韧带修补术12例。结果:4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病程超过3d粘连严重、1例因胃后壁穿孔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单纯缝合术平均(39±8)min,附加网膜修补术平均(55±11)min,带蒂肝圆韧带修补术平均(65±13)min;术后住院5~8d,平均(5.5±0.8)d。术后均无瘘、幽门狭窄梗阻、肠梗阻、腹腔脓肿、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未遗漏病灶。结论:腹腔镜修补上消化道穿孔安全、可靠、微创、美观,肝圆韧带具备解剖学优势,特殊情况下,用于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是理想的替代方法。
张伟耀邓惠玲饶智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检查肝圆韧带
腔镜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的细分及其实用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的建立及划分的实用意义。方法 120例甲状腺切除术、3例甲状旁腺切除术患者,在建立手术操作空间的过程中,将从胸壁至甲状腺后方的空间划分为1、2、3、4四部分,指出每一个空间的界限、标志及要领。结果手术时间105-20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5-40mL,平均20 mL;术后创面引流总量30-135 mL,平均75 mL,术后1-4 d拔管,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确诊。随访1个月-2年,无明显胸壁创面疼痛、麻木,2例有颈胸皮肤发紧不适感,无皮肤瘀斑、灼伤、坏死、积液或血肿感染,无抽搐,1例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正常。住院时间3-6 d,平均4.5 d。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操作空间的划分,特别是后三角概念的阐述能让手术医师更深刻而精确地理解建立空间的过程及每一步的操作要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张伟耀邓惠玲汤治平赵象文
关键词:腹腔镜
改良缝扎断脐法处理水肿脐带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在新生儿脐带水肿缝合结扎断脐中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0例活产新生儿按分娩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2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操作难度、操作时间、脐部出血渗血、感染、正常脱落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为(15.0±0.3)s,对照组操作时间为(11.0±0.4)s,2组技术难度、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残脐脱落时间3-6 d 25例,7-10 d 64例,〉10 d 11例,对照组残脐脱落时间3-6 d 15例,7-10 d 43例,〉10 d 42例,观察组残脐脱落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4,P〈0.05);脐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发生脐部出血9例、线结脱落5例、脐炎8例,需二次剪脐5例,肉芽肿及创面不良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观察组无发生脐部出血、线结脱落,脐炎5例,需二次剪脐1例,肉芽肿及创面不良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9,P〈0.05)。结论改良缝扎断脐法处理水肿脐带可防止断脐后线结滑脱,防止脐部感染,杜绝脐部出血,加速脐部残端干燥。
邓惠玲邓惠转赵凤乔邓丽娟
关键词:新生儿预防出血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个体化治疗小儿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治疗小儿疝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便捷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具体情况分为3组,60例行腹腔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6例于腹腔镜下双重结扎内环口(B组),2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并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12(c组),观察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操作难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3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术后1例脐部切12发生线结反应,余均无大出血、肠管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无明显疼痛。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个月-3年,A组复发2例,B组术后2年复发1例,c组无一例复发。A、B两组复发率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应依据患儿年龄、疝环类型与大小、初发复发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主要步骤“疝环高位缝扎”不变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附加术式,以期取得更完美的疗效。对于巨大疝及年长患儿单纯行腹腔镜单重或双重高位结扎疝囊是不够的,镜下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口是有必要的,且操作便捷、安全、有效。
张伟耀邓惠玲赵象文赵继革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个体化医学
乳头保护罩用于解决产妇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的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乳头保护罩用于解决产妇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广东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产科乳头皲裂坚持继续母乳喂养的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乳头保护罩辅助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乳头表面涂羊脂膏,人工挤奶,观察其愈合进度、疼痛程度、恢复喂奶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产妇在使用乳头护罩后均能继续母乳喂养,2 d内好转,3~7 d痊愈,平均5.1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中重度疼痛5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P〈0.05),观察组3例疼痛缓解时间〉24 h,对照组2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5);观察组24 h内恢复哺乳20例,中止哺乳1例,对照组24 h内恢复哺乳仅为2例,中止哺乳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8,P〈0.05);并发症(包括乳头水肿、乳腺炎、乳腺脓肿)方面,观察组发生1例,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发生6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在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头保护罩用于解决产妇乳头皲裂继续母乳喂养效果确切,且安全简便、容易操作。
邓惠玲邓惠转黄彩花张玉婷
关键词:乳头皲裂母乳喂养产妇婴儿
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及对策,提高切口愈合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在陈星海医院阴道产的会阴切开缝合术产妇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愈合的好坏与会阴有无感染、会阴有无撕裂、产时接产和切口缝合技术,术后切口护理工作和健康宣教到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结论要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重点在于产前及时治疗阴道炎症,产房加强院感管理和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产时正确掌握会阴侧切和保护会阴的手法、防止软产道撕裂伤,提高缝合切口技术,加强产后切口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邓惠玲
关键词:伤口愈合不良
急性阑尾炎CT检查的辅助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思路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及易与之混淆的其他急腹症的CT图像特征,探讨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的辅助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120例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和对比CT征象,研究其与最终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120例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45例,阑尾坏疽、穿孔25例,阑尾脓肿10例;其他急腹症20例;5例未确诊。阑尾炎患者的术前CT征象因阑尾炎种类不同而略有区别,有56例发现粪石;而其他急腹症的CT征象有结肠管壁局限性增厚、肾输尿管高密度影、肾周筋膜增厚、子宫附件区囊性或实性肿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水等。结论 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伟耀邓惠玲朱峰正梁海毛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T检查
手术患者的外科管理及沟通技巧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对于大部分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是核心治疗环节,加强外科管理对确保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根据外科管理的不同环节,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手术患者的外科管理措施;从医患沟通技巧层面上,探讨了外科医师与不同类别患者的沟通方式和策略,以减少和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
张伟耀邓惠玲梁志宏张金成
关键词:手术患者医患沟通
PPH两次切割吻合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体会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两次切割吻合治疗Ⅳ期痔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通过对痔(混合痔)施行PPH两次切割吻合,总结手术操作的要点。结果手术时间为25~55min,平均32min,两次切除组宽度之和为3.6~5.5cm,平均4.1cm,全部患者切割吻合成功,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瘘、直肠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8d,平均4.3d,术后随访4周至8个月,无复发及吻合口狭窄、直肠黏膜坏死等。结论本法治疗重度痔疮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要更多的病例和更长的观察时间进行验证。
张伟耀邓惠玲梁志宏赵象文汤治平华伟
关键词:PPH手术
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移植术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前臂移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此方法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病灶定位、手术技巧、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6~205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5~40 m L,平均20 m L,术后创面引流1~3 d。全部病例经术中、术后病理确诊。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5~8 d,平均6.5 d。前臂移植腺体成活,临床症状改善,主要生化指标逐渐正常。随访1~34个月,其中1例术后22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4例良好。结论: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行、有效,技术细节尚待进一步规范、优化。
张伟耀邓惠玲吴又明程志坚梁海毛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