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朝晖

作品数:25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肌
  • 8篇心肌病
  • 8篇肌病
  • 6篇抗体
  • 5篇型心
  • 5篇血管
  • 5篇扩张型
  • 5篇扩张型心肌
  • 5篇扩张型心肌病
  • 4篇心力衰竭
  • 4篇生物标志
  • 4篇生物标志物
  • 4篇衰竭
  • 4篇球蛋白
  • 4篇免疫
  • 4篇肌球蛋白
  • 4篇发病
  • 4篇标志物
  • 3篇蛋白
  • 3篇心血管

机构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25篇汪朝晖
  • 15篇廖玉华
  • 6篇董继华
  • 4篇程翔
  • 4篇袁璟
  • 4篇王敏
  • 3篇苑海涛
  • 2篇兰晓莉
  • 2篇王秋芬
  • 2篇卢银平
  • 2篇程龙献
  • 2篇魏宇淼
  • 2篇庞红
  • 2篇王朝晖
  • 1篇汪朝晖
  • 1篇王祥
  • 1篇张金盈
  • 1篇谭旭波
  • 1篇陈志坚
  • 1篇高兴丽

传媒

  • 8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1999
  • 2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尔硫艹卓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初探
1998年
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对6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随机加用地尔硫艹卓(30mgbid)或安慰剂治疗,平均疗程8.5月。结果:对照组(n=30)LVEDd明显增大和LVEF值显著降低;治疗组中LVEDd<70mm组患者LVEDd明显缩小和LVEF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加用地尔硫艹卓治疗DCM,通过保护心肌,使患者左室功能改善,是DCM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廖玉华陈志坚吕清汪朝晖张金枝涂源淑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钙拮抗剂
全文增补中
抗CD28超抗通过诱导Foxp3和白介素-10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抗CD28超抗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雄性Lewis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1)EAM组:给予肌球蛋白免疫诱导心肌炎的产生;(2)治疗组:给予肌球蛋白免疫的第0、14...
王姝柳晶汪朝晖
文献传递
心血管疾病中环状RNA的研究现状
2021年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由于反向剪接所形成的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近年来circRNA已成为非编码RNA研究领域中的明星分子。目前研究发现circRNA可在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等中发挥生物学功能,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其作用方式包括充当miRNA海绵、与蛋白质相互结合、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及编码蛋白等。现就circRNA的生物合成、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cir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曾晓辉卢帅汪朝晖
关键词:非编码RNA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及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24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其介导的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可以引起脱靶效应,导致影响多器官系统的广谱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其中最致命的就是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包括心肌炎、Takotsubo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炎、心包积液、血管炎等。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在临床上呈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ICI相关心肌炎所涉及的临床表现广泛,涵盖心悸、胸痛等。ICI相关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功能障碍伴有心壁运动异常。ICI相关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表现上与Takotsubo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不显示根尖气球综合征特征。ICI相关心包疾病的临床症状较轻,如胸痛、呼吸急促等。ICI相关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引发失明、中风和动脉瘤。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性别、BMI及吸烟史等个人相关危险因素,ICI药物的种类、用药剂量以及联合疗法等治疗相关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合并疾病的病史、恶性肿瘤类型、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影响ICI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血清肌钙蛋白浓度作为评估ICI相关心脏毒性的关键心脏生物标志物,在心肌炎等心脏毒性事件中已经展现出重要的价值,然而,其特异性有限。因此,探索新的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预测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共享抗原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已表现出巨大潜力。
徐倩王妍王妍
关键词:心脏毒性
环状RNA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损伤与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由于反向剪接所形成的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与普通线性RNA相比,其稳定性及物种保守性更高,且广泛表达于人类细胞中。circRN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充当微小RNA分子海绵、与蛋白质相互结合、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及编码蛋白等,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证实circRNA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脏修复等过程,同时具有作为AMI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曾晓辉卢帅汪朝晖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
血脂管理与中国医保
2023年
近期,《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公开发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目标值和更精准的分层管理策略,多种降脂药物的联合治疗是分层管理血脂达标的有效措施。多年来降脂药物主要为原研进口,价格居高不下。近5年,国家医保局通过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国谈、国谈药“双通道”等措施,使降脂药物价格大幅下降,大大提高了ASCVD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为ASCVD患者的血脂分层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汪朝晖廖玉华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达标分层管理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22年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63例ICM心力衰竭患者(ICM组)和78例DCM心力衰竭患者(DCM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统计2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最终用药剂量。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呼吸困难症状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2组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最终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2组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和6MWT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12个月时DCM组均低于ICM组(均P<0.05)。治疗前,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M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均大于ICM组(均P<0.05)。治疗6、12个月,2组LVEF均逐渐升高,且DCM组高于ICM组,LVESD、LVEDD、LVPWT、IVST均逐渐降低,且治疗12个月时DCM组LVESD、LVEDD均低于ICM组[(3.2±0.5)cm比(3.7±0.5)cm、(5.5±0.5)cm比(5.9±0.5)cm](均P<0.05)。治疗6、12个月,2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DCM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ICM组(均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用于改善ICM心力衰竭和DCM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在改善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方面效果更好。
王彬宇王妍郭冰立李雪玉赖娜汪朝晖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肌球蛋白致自身免疫性心肌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学治疗研究
廖玉华汪朝晖苑海涛王秋芬董继华庞红卢银平
1995年12月1日~2000年12月1日,作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进行了研究。 心肌肌球蛋白是主要的心肌结构蛋白和收缩蛋白,由两条重链和四条轻链组成,不同种属间心肌肌球蛋白有较好的同源性。机体正常时对其产生免疫耐受...
关键词:
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与冠心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检测数值予以分析。结果ELISA法DCM组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S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马湘俊廖玉华汪朝晖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自身抗体
一体化PET/MR用于缺血性心脏病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PET和MRI诊断心血管疾病价值均较高。PET/MR一体机的出现为心血管系统成像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心脏PET/MR融合了PET定量测量、分子水平成像和MR动态功能和解剖评价于一体,可一站式完成心血管检查,应用潜力较好。本文对一体化PET/MR在心脏显像中的技术问题及其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覃春霞张永学汪朝晖汪朝晖
关键词: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疾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