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艳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微针
  • 3篇纳米
  • 2篇皮肤屏障
  • 1篇待查
  • 1篇点阵
  • 1篇点阵激光
  • 1篇凋亡
  • 1篇对症支持治疗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医院治疗
  • 1篇原因待查
  • 1篇照射
  • 1篇皮肤屏障功能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照射
  • 1篇微囊
  • 1篇细胞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苏州纳通生物...

作者

  • 6篇骆丹
  • 6篇陶艳玲
  • 5篇周炳荣
  • 3篇刘娟
  • 3篇许阳
  • 3篇易飞
  • 2篇王申
  • 2篇张家安
  • 2篇栗丹
  • 2篇谢淑芬
  • 1篇张丽超
  • 1篇张婷
  • 1篇王大光
  • 1篇张炜明
  • 1篇马立文
  • 1篇范曾
  • 1篇倪娜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活性氧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数量及大小明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正常纤维细胞、UVA和UVB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与微囊泡共孵育后活性氧荧光值分别为(52.76±1.4347)、(82.60±4.082)和(85.94±6.264),凋亡率分别为(3.260±1.732)%,(28.94±2.430)%和(34.48±2.718)%,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可被抗氧化剂逆转。结论:急性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进一步介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刘娟周炳荣骆丹张家安陶艳玲苗颖颖谢淑芬范曾易飞吴红巾栗丹王申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凋亡
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对真皮的长期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三代后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PBS)组。3个月后取已处理皮肤活检病理检查,以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Masson染色法显示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PBS组胶原纤维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排列更紧密;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最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与点阵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最高。结论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后产生持续刺激真皮胶原增生作用。
吴红巾周炳荣张炜明张家安谢淑芬马立文张婷刘娟王申栗丹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张丽超骆丹
关键词:点阵激光
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两组受试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个月,每周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拍摄每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通过皮肤状态问卷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复测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结果:生理盐水组治疗后72h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皮肤弹性与0.5%氨甲环酸溶液组无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治疗后黑素数值显著高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受试者面部照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面部照片明显比治疗前肤色白皙;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低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及0.5%氨甲环酸溶液组皆无不良反应;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1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的黑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测得的黑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可明显改善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
吴亭妍周炳荣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倪娜马仁燕许阳徐百骆丹
关键词:氨甲环酸黑素
变应性血管炎累及空肠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58岁,因四肢血疱伴疼痛20d,腹痛黑便10d于2015年8月17日拟腹痛原因待查入住我院消化科。患者就诊20余天前劳作后双下肢出现数个血疱,于当地医院治疗3d后血疱全部消退,所用药物不详。10d前突发上中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进食后呕吐胃内容物,解黑便,入住我院消化科后给予解痉、止痛、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患者腹痛仍反复发作。入院后第3天,患者四肢出现紫癜、血疱,伴疼痛。皮损进行性加重,且上肢也出现紫癜和血疱。
陶艳玲王大光骆丹
关键词:变应性血管炎空肠对症支持治疗进行性加重原因待查医院治疗
纳米微针与传统微针对人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陶艳玲苗颖颖吴婷妍马仁燕许阳周炳荣骆丹
纳米微针对人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6例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 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另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5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处理后4、8、24、48、72 h分别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红斑量。结果经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两侧面颊部TEWL、角质层含水量和红斑量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在处理后即刻、4、8、24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TEWL数值显著低于传统微针侧;在处理后8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红斑量数值显著低于普通微针侧。不同针长的纳米微针在处理后4~8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均能恢复至基线水平。而传统微针侧,皮肤处理后48~72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才能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与相同针长的传统微针治疗相比,纳米微针处理后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陶艳玲苗颖颖吴婷妍刘娟许阳徐百骆丹周炳荣
关键词:皮肤屏障红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