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红霞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代谢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丁二酮
  • 1篇氧化钠
  • 1篇油脂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预处理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乳杆菌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钠
  • 1篇紫外诱变
  • 1篇紫外诱变选育
  • 1篇微生物油脂
  • 1篇响应面
  • 1篇小麦麸皮
  • 1篇芦苇
  • 1篇二酮
  • 1篇发酵优化
  • 1篇常温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乔代蓉
  • 2篇曹毅
  • 2篇刘博
  • 2篇史红霞
  • 2篇李宪玲
  • 1篇曹瑜
  • 1篇徐辉
  • 1篇秦汉
  • 1篇胡超
  • 1篇刘海霞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常温氢氧化钠预处理芦苇酶解发酵产油被引量:1
2016年
在室温(28℃)下对氢氧化钠预处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条件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优化,对酶解的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对酶解液成分进行HPLC分析,利用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酶解液发酵产油并与配制培养基对比,通过GC-MS对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3.4%,预处理时间16h,液固比20:1 m L/g,在初始酶解条件下酶解得到酶解液还原糖浓度为26.32 g/L;最佳酶解的条件为p H=4.5,温度45℃,液固比10:1 m L/g,酶解时间48 h,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酶液添加量均为30μL/g,得到酶解液还原糖浓度为40.01g/L;经HPLC分析,酶解液中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比例分别为70.27%、19.83%、5.08%和4.82%;通过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podzolicus)ZWY-2-3发酵产油,其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在4 d时达到最大,分别为8.63 g/L、2.56 g/L和29.68%,其与同等糖浓度的对照组配制作培养基相当.本研究表明,芦苇是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潜在生物质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秦汉秦家亮黄国印刘海霞刘博史红霞李宪玲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芦苇氢氧化钠常温响应面微生物油脂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丁二酮乳酸菌株及其低成本发酵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2,3-丁二酮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食品添加剂,为了提高微生物发酵中菌株的丁二酮产量,从泡菜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野生型高产丁二酮菌株,并进行紫外诱变选育以及发酵条件优化.筛选获得高产丁二酮野生型乳酸菌株(1)-2,产量为67.02 mg/L,经16S r DNA分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紫外诱变获得高产丁二酮突变株U13,产量为127.88 mg/L.对突变前后菌株几种丁二酮代谢相关酶酶活变化的比较结果显示,突变株丁二酮产量的提高是因为乳酸脱氢酶减少及乙酰乳酸合成酶增加.正交实验优化突变株U13的最佳丁二酮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初始pH 6.6,葡萄糖30 g/L,组合氮源(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2:1:2)20 g/L,柠檬酸氢二铵3 g/L,乙酸钠2 g/L,吐温-80 1 m L/L,K_2HPO_4 2 g/L,Mg^(2+)2 mmol/L,Mn^(2+)0.7 mmol/L,Cu^(2+)2 mmol/L,温度为37℃.利用廉价碳氮源淀粉及小麦麸皮替代原有碳氮源,淀粉替代率不超过20%、小麦麸皮替代率不超过40%时,丁二酮产量降幅比较低.本研究通过诱变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提高了菌株丁二酮产量,并通过廉价碳氮源替换降低了成本,可为丁二酮的微生物工业发酵提供参考.
张白梅徐辉曹瑜刘博胡超李宪玲史红霞曹毅乔代蓉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紫外诱变发酵优化小麦麸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