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小说
  • 3篇青春
  • 2篇艺术
  • 2篇语言
  • 2篇伤痕
  • 2篇女性
  • 2篇文学
  • 2篇爱情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电影
  • 1篇都市
  • 1篇读石
  • 1篇性解放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分析
  • 1篇言说
  • 1篇语言风格
  • 1篇语言艺术
  • 1篇欲望

机构

  • 1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1篇吴玲
  • 1篇翟婷婷

传媒

  • 3篇连云港职业技...
  • 2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年份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梦想的艰难演绎——重读路遥《人生》与高加林被引量:2
2017年
路遥的《人生》是反映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民生活、心态与价值观念转型的重要作品。叙述了高加林追求城市梦想与梦想最终破灭的过程。在高加林身上映射出了那一时代农村知识青年的现代性精神追求。在高加林的命运中潜隐着作家路遥本人的城乡观念和现代意识,结合作家本人最终"农转非"的现实经历进行对读,小说向我们开放了无尽的解读空间。高加林在进城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精神力量、情感因子以及所折射出的"城"与"乡"的矛盾都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时代内蕴,而这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力逃避的隐痛。
吴玲
女性施虐者、另类女性与精神教母——论《圣天门口》中的女性形象
2017年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以"天门口"为据点,讲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初到文革时期70多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不同女性形象构成迥异的历史隐喻,这些女性不同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轨迹,不仅表现了广大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经受的苦难,也凸显了她们生命中坚韧的质地。同时,作家通过对阿彩、梅外婆和雪柠等主要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呈现出中国女性在革命历史中个性独立意识的复苏。
吴玲
关键词:《圣天门口》
时代困局中的不弃言说——解读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被引量:1
2016年
石一枫的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小说因其"底层叙事"与"全球化"视野等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在这篇小说中石一枫倾注了极大的心力,通过塑造陈金芳这个底层青年形象,讨论了一个底层青年在都市里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同时,陈金芳也是一个时代女性形象,通过这个形象作者继续讨论了自"五四"时期开始的"女性解放"的主题。
吴玲
关键词:女性解放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留白”艺术
2016年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画家风格的作家,以擅写短篇小说见长。因篇幅以及作家个人追求等方面的原因,他的小说多具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而这种境界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汪曾祺在小说中对绘画中"留白"手法的成功植入。本文试从语言、情节结构和感情内涵等方面入手分析汪曾祺小说中留白手法的运用,以及这种运用所达到的特殊效果。
吴玲
关键词:留白语言风格召唤结构
城乡冲突下的退与进——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青年形象的精神轨迹
2017年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一个社会急遽变动的时期,也是文学创作日新月异的时期。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政治和经济的拨乱反正给文化的自由与繁荣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个时期,一大批迥异于此前作品人物的青年形象开始出现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以自己的悲欢歌哭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大转折时代的青年的成长轨迹与心理症候。以路遥的《人生》为起点,作家们通过这些青年形象对当时城乡之间的矛盾倾注了热切的关注,同时,也通过青年人物对城乡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态度,相应地,也折射出乡村在城市现代文明挤压下日渐溃败的时代主潮。
吴玲
关键词:城乡矛盾
青春的艰难与成长——双雪涛小说的成长叙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青春题材的小说创作在当下文坛炙手可热,其中对于成长主题的表达一直被作家们普遍关注。我国的成长小说向来不甚发达,但从五四以来一直作为暗流潜隐地存在着。转至当代,东北作家双雪涛有关成长主题的短篇小说创作不可谓不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反思与批判,以"80后"之躯接续了我国新文学批判性的传统脉络。
吴玲
理想、自我与爱情的回归:论80年代的青年形象
2017年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巨变使得这一时代的青年呈现出独特的形象特征。在政治大变革和文化大复苏的时代里,青年们也展开着自己的人生探索,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对于在"文革"中已经失落的理想、自我、主体以及爱情等的寻找与追求。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以具体作品及其人物形象为中心,窥探80年代青年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与心灵的嬗变。
吴玲
关键词:青年形象自我爱情
当代文学中的“青春”及其写作——孟繁华先生文学关注的焦点
2016年
青春写作与青春形象,一直是文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百年文学史的宏大序列中从未断绝,孟繁华教授作为当下文学界最为活跃的当代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和文学理论家之一,对这一话题自然也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并对之进行阐释。孟繁华先生认为青春写作与青春形象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一维,甚至成为左右文学地位的重要因素而不可或缺;同时,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于是,作为其组成部分的青春写作与青春形象也便具有其特殊的"不确定性"。对于这方面的主要看法与观点,本文试图以关键词与文学史历时性梳理的方式进行论述,并探讨有关青春写作与青春形象的关键性问题。
吴玲翟婷婷
关键词:青春写作不确定性
论金宇澄《繁花》的小说艺术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2015年度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金宇澄的《繁花》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文学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不仅别具匠心地采用了单双章双线交叉的叙述方式,构成了"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并行交错的特殊结构,而且透过其沉静克制的语言,突出描绘了一幕幕充满浓郁上海气息的鲜活的生活原态,从而交织成一部表现处于历史变革时期,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大戏。
吴玲齐迎华
关键词:《繁花》语言艺术
无所归依——甫跃辉的都市与山村
2015年
甫跃辉,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及转换的时代,于2013年迅速崛起于当代文坛。他居于上海都市一角,回望山村童年,其创作以己身为原点,以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辐射描写广阔时间与空间中与其类似的一代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不但为我们呈示了当下的都市生活,而且也回望了记忆中童年的山村生活,在此基础上,甫跃辉建构了自己独有的精神空间。
吴玲
关键词:小说创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