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冉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便携式睡眠监测下的儿童肥胖与睡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的睡眠特点及存在的睡眠问题,并为肥胖儿童的睡眠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同时选取31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肺耦合分析(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和生命体征监护手环进行睡眠监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在床时间(time in bed,TIB)、熟睡时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睡眠效率、3%氧减指数(3%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3)、夜醒时间等。比较两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body mass index Z-score,BMI-Z值)与睡眠时间、睡眠呼吸、睡眠结构、睡眠效率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CPC结果显示,肥胖组的TST、TIB及熟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命体征监护手环结果显示,肥胖组的LSaO2、TST、TIB、睡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组的ODI3、夜醒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组的OSAH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2%(43/68)与35.5%(11/31),χ^(2)=6.614,P=0.010],且肥胖组的OSAHS程度较对照组严重(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Z值与TST(CPC)、TIB(CPC)、TST(生命体征监护手环)、TIB(生命体征监护手环)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2、-0.337、-0.329、-0.202,P值均<0.05);与ODI3(手环)呈正相关(r=0.316,P=0.001),与LSaO2(生命体征监护手环)呈负相关(r=-0.262,P=0.009);与熟睡时间、有效熟睡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5、-0.227,P值均<0.05);与睡眠效率(生命体征监护手环)呈负相关(r=-0.262,P=0.009),与夜醒时间(生命体征监护手环)呈
- 王冬妮刘倩琦陈冉
- 关键词:儿童肥胖睡眠监测身体质量指数
- 肥胖儿童静息能量消耗的初步研究
- 2016年
- 目的应用能量代谢仪测定肥胖儿童的静息能量消耗情况,以探讨安静状态下代谢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同时比较各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年龄在7—14周岁的儿童。应用间接测热法测静息能量消耗,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体脂、去脂体质量等体成分。以预测公式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之内为可以接受的“准确”,超过10%为“高估”,低于10%为“低估”。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例,其中超重/肥胖组42例,平均年龄(10.4±1.7)岁,体质量指数(24.76±3.16)kg/m。;对照组共30例,平均年龄(10.4±2.0)岁,体质量指数(15.07±2.11)kg/m。。静息能量消耗以kJ/(kg·d)表示,校正性别、年龄的影响因素后肥胖组儿童每天静息能量消耗[(116.45±20.46)kJ/(kg·d)]明显低于对照组[(138.49±38.77)kJ/(kg·d)](P=0.000)。各预测公式准确性尚无一致性定论,研究对象实测值与Harris-Benedict、Schofield、WHO、Mifflin、Cunningham、Liu、Jia公式完全符合的准确率分别为50%、47.6%、42.9%、47.6%、33.3%、42.9%、40.5%。结论肥胖儿童静息能量消耗低于正常儿童,与间接测热法比较,各预测公式准确性均较差。
- 张琳陈冉李荣陈梦莹彭璐婷黄荣戚继荣李晓南
- 关键词:肥胖症间接测热法静息能量消耗
- 早期过度喂养和高脂膳食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喂养对大鼠能量代谢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小窝鼠模型模拟哺乳期营养过度的环境,形成过度喂养组(small litter,SL组,每窝3只)或正常喂养组(normal litter,NL组,每窝10只)。3w断奶后给予高脂膳食喂养至13w模拟断乳后过度喂养环境,分为正常喂养组(NL)、哺乳期过度喂养组(SL)、断乳后过度喂养组(NL-HF)和持续过度喂养组(SL-HF)共4组。每周测量体质量及摄食量,分别于3w及13w用间接测热法检测大鼠总能量消耗,代谢测量分析系统分析大鼠摄食行为及运动情况。结果断乳时SL组总能量消耗显著低于NL组(P<0.05),且持续至成年,而两组运动量无明显差异(P>0.05)。断乳后高脂膳食也显著降低大鼠能量消耗水平,同时大鼠总运动量显著降低(P<0.05),而持续过度喂养组大鼠能量摄入、单餐摄食量及进食速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大鼠(P<0.05)。结论哺乳期过度喂养和断乳后高脂饮食均降低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而持续过度喂养大鼠还出现明显的行为改变,导致更为严重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 陈冉张琳杨帆戴焱焱周楠李晓南
- 关键词:早期营养肥胖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