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超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术后延期乳房再造缓解患肢水肿1例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淋巴液回流障碍造成的上肢浅层软组织内淋巴液积聚引起的组织水肿,是目前医疗中最常见的继发性淋巴水肿。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TR...
- 郑雅娟仲妙春倪超袁宏钧张静霞
-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乳房再造腹直肌
- 一种非编码RNA分子lnc-DC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乳腺癌患者预后标志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乳腺癌患者中非编码Lnc‑RNA分子Lnc‑DC的表达情况,以及所述非编码Lnc‑RNA分子Lnc‑DC在制备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检测剂中的应用,所述Lnc...
- 倪超杨柳胡晓歌莫寅元周怀香
- 文献传递
- 一种非编码RNA分子lnc-DC在预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编码RNA分子lnc‑DC在预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应用,以及非编码Lnc‑RNA分子Lnc‑DC在制备预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检测剂中的应用,所述Lnc‑DC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 杨柳倪超胡晓歌莫寅元
- 文献传递
- CTC检测技术及其免疫逃逸机制进展
-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目前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可以增加肿瘤细胞侵犯血管、转移和抗凋亡的能力,是肿瘤发现远处转移的重要步骤。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是进入血...
- 倪超
- 一项荟萃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
- 肿瘤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死因之一,但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在晚期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仍存在争议.因此,我们通过荟萃分析试图说明CTCs与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本...
- 倪超仲妙春郑雅娟张静霞袁宏钧
- 应用大网膜行乳腺肿瘤整形的现状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利用大网膜行乳腺肿瘤整形是近20年来兴起的新技术,作者回顾了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资料,对大网膜乳腺肿瘤整形的历史、手术适应证及美容评判标准、大网膜的获取方式及组织瓣的选择、术后并发症、肿瘤安全性、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大网膜行乳腺肿瘤整形的现状.
- 吕振晔管丹丹宋向阳忻莹倪超
- 关键词:乳腺癌大网膜
- 游离大网膜移植即刻乳房再造
- 目的 探讨游离大网膜移植即刻乳房再造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2月6日至2017年6月12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游离大网膜移植即刻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29-43(35±5.1)岁.术后评价...
- 谢庆平柳琪宋向阳倪超朱孜冠侯东杰
-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游离大网膜
- 乳腺癌外泌体通过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调控浸润γδT2细胞CD73表达的机制研究
- 目的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复发转移均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明确乳腺癌浸润淋巴细胞成分及其功能对于乳腺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有报道发现γ δ T 细胞是乳腺癌浸润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
- 倪超方青青陈武臻夏文杰宋向阳袁宏钧
- 关键词:乳腺癌外泌体CD73长链非编码RNA
-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每次9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每次600 mg·m^(-2),第1天,静脉推注)和多西他赛(100mg·m^(-2),1个周期为21 d,持续治疗4个周期)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每次100~150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8 d,持续治疗6个周期)进行治疗。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 26%(36例/46例)和69. 57%(32例/4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VEGFA分别为(92. 31±11. 86),(210. 05±34. 98) ng·L^(-1);这2组的VEGFB分别为(129. 79±12. 85),(295. 85±26. 29) ng·L^(-1),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和对照组ADR发生率分别为93. 48%和78. 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可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的VEGFA、VEGFB水平。
- 张凯杨天瑶吕振晔倪超虞昆
- 关键词:乳腺癌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一种非编码RNA分子lnc-DC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乳腺癌患者预后标志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乳腺癌患者中非编码Lnc‑RNA分子Lnc‑DC的表达情况,以及所述非编码Lnc‑RNA分子Lnc‑DC在制备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检测剂中的应用,所述Lnc...
- 杨柳倪超莫寅元胡晓歌周怀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