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青青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META分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血运重建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运
  • 1篇血运重建
  • 1篇受体阻滞剂
  • 1篇术后
  • 1篇衰竭
  • 1篇注射液
  • 1篇注射液治疗
  • 1篇阻滞剂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费青青
  • 3篇周莹
  • 2篇张涛
  • 2篇郭建华
  • 2篇马敬
  • 2篇叶玮
  • 2篇丁婷
  • 1篇邹琳
  • 1篇李铁岩

传媒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MRI Tagging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左室心肌运动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左室心肌运动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3名志愿者注射不同剂量的短效β受体阻滞剂Esmolol,每个注射剂量起效4 min后利用MRI Tagging对左室心肌圆周向收缩运动、放射向收缩运动及长轴收缩运动进行磁化标记追踪,对获得的心肌运动结果进行心肌最大收缩程度、达到最大收缩时间、收缩速度及心肌做功分析.结果 注射小剂量Esmolol(5~25 μg·kg-1·min^-1)时,心肌运动程度增加,所需时间缩短,心肌做功增加;而当剂量增加至50~150 μg·kg-1·min^-1时,心肌运动明显较未用药时减弱,可以看到β受体阻滞剂Esmolol的负性肌力作用开始显现.结论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大剂量相比,更易对心肌运动产生正性肌力作用,这可能与不同种类心肌细胞表面β受体分布差异有关.
周莹邹琳李铁岩费青青张月瑜吴晶嘉丁婷戚晨雯李腾腾
关键词:心肌细胞Β受体阻滞剂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功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及Pub Med数据库,提取有关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病例资料,观察组干预措施为参附注射液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19篇文献共有研究对象1829例:参附组928例;对照组9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9%、76.51%,OR值及其95%CI为3.38(2.47~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表评分(MLHFQ)比较MD值-5.57(-8.26^-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min步行试验(6-MWT)比较MD值44.65(41.27~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次入院率为21.86%比37.64%,OR值及其95%CI为0.42(0.29~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死亡率为4.37%比7.18%,OR值及其95%CI为0.59(0.3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虽不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但能明显提高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该疗法有推广价值。
马敬叶玮郭建华张涛周莹丁婷张月瑜费青青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META分析
我国冠心病治疗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术后中远期随访结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检索国内关于PCI和CABG比较的文献,总结随访时间大于24个月病例的随访结果,评价两种心肌血运重建方式的益损,为临床上冠心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提取有关国内两种心肌血运重建方式比较的队列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共33篇文献,共报道11375例,其中PCI组6125例,CABG组5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死亡率,PCI组明显低于CABG组(1.22%,4.12%),OR值及其95%CI为0.29(0.19~0.46),P〈0.001;随访期全因死亡率,两组差别不明显(3.92%,4.57%),OR值及其95%CI为0.91(0.75~1.10),P=0.33;再次血运重建率,PCI组明显高于CABG组(9.99%,3.77%),OR值及其95%CI为3.57(2.62~4.87),P〈0.001;MACCE发生率,PCI组明显高于CABG组(17.94%,12.35%),OR值及其95%CI为1.62(1.33~1.98),P〈0.001。结论两种心肌的血运重建方式比较,PCI以其围手术期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见长;而CABG的优点是远期效果好,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但在做出冠心病治疗决策时,要更多地关注到每种方法的不足,着眼长远。
马敬郭建华叶玮张涛周莹吴晶嘉张月瑜费青青顾钦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