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125 被引量:717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土壤
  • 32篇双季稻
  • 32篇季稻
  • 31篇稻田
  • 29篇水稻
  • 21篇施肥
  • 16篇双季稻田
  • 14篇还田
  • 13篇微生物
  • 12篇施肥模式
  • 9篇养分
  • 9篇晚稻
  • 9篇肥料
  • 8篇秸秆还田
  • 8篇干物质
  • 8篇
  • 7篇氮肥
  • 7篇作物
  • 7篇免耕
  • 6篇有机碳

机构

  • 94篇湖南省土壤肥...
  • 37篇湖南农业大学
  • 6篇湖南大学
  • 6篇南县农业局
  • 4篇清华大学
  • 4篇益阳市赫山区...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湖南省农业信...
  • 3篇隆德大学
  • 3篇碧普华瑞环境...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湖南杂交水稻...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醴陵市农业局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124篇李超
  • 79篇肖小平
  • 77篇程凯凯
  • 74篇唐海明
  • 61篇汪柯
  • 58篇汤文光
  • 34篇郭立君
  • 15篇李微艳
  • 15篇石丽红
  • 13篇孙耿
  • 9篇杨光立
  • 7篇张帆
  • 6篇易镇邪
  • 6篇孙玉桃
  • 5篇罗尊长
  • 5篇廖育林
  • 5篇刘思超
  • 4篇屠乃美
  • 4篇杨茜
  • 4篇孙梅

传媒

  • 16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作物研究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中国稻米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17篇2020
  • 21篇2019
  • 19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pH和负荷对果蔬垃圾厌氧酸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研究考察了果蔬垃圾在F/M=2∶1,不同温度(35℃,50℃)条件下,控制pH(4.0,5.0,6.0)时,发酵产物组分的变化规律;考察了35℃,果蔬垃圾在控制pH的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中不同有机负荷下的酸化类型。结果表明:50℃下酸化产物浓度较35℃低,且在相同的pH下,高温和中温酸化呈现不同的酸化类型,pH=6.0时,高温酸化类型为乙醇型,中温酸化类型为丁酸型。中温条件下,提高pH有助于缩短酸化时间,但对酸化产物总量影响不大,且发酵类型随pH变化明显,pH=4.0为乙醇型发酵,pH=5.0为丙酸型发酵,pH=6.0为丁酸型发酵。最优静态酸化条件为F/M=2∶1,35℃和pH=4.0,酸化率能达到65.1%,其中乙醇浓度为10 508 mg/L(相当于每克挥发性固体中含有438 mg乙醇)。反应器连续运行结果显示,温度为35℃,pH=4.0时,随着负荷的提高,酸化产物中乙醇含量增加,有机负荷OLR>7 g/(L.d),停留时间HRT<5 d,逐渐呈现乙醇型发酵。
郑明月郑明霞王凯军李超
关键词:厌氧酸化乙醇VFA温度PH
不同水分管理下覆膜旱植稻营养特性及其与光合生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P88s/1128为材料,研究了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钙(Ca)、硅(SiO2)吸收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硅、钙吸收总量与蒸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条件下旱作水稻产量比无膜栽培提高了3.64%;覆膜栽培下湿润处理后穗部钙吸收量为1.58kg/hm2,显著高于灌水处理;栽培模式和水分管理2种处理因子均对水稻后期钙、硅的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覆膜旱植栽培下超级稻后期蒸腾速率与穗部硅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r=0.8561*,P=0.0066)。覆膜和后期灌水提高了群体蒸腾速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促进了茎叶中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向穗部转运,另一方面,蜡熟期过高的蒸腾速率会导致茎秆中碳水化合物过量输出,可能带来倒伏风险。
陈恺林刘洋张玉烛方宝华黄泽辉刘功朋李超
关键词:覆膜水分蒸腾速率
一种装卸输送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卸输送机,包括上料机构、分选机构和传送装袋机构,传送装袋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分别设于第一支架两端的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套合于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的闭合链条输送带、第一电机、以及控制器,闭合链条输送带包括闭...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石丽红程凯凯潘孝晨汪柯文丽
文献传递
不同耕作方式及泥浆沉实时间对机插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与泥浆沉实时间对晚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移栽晚稻(T1)、轻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移栽晚稻(T2)、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1 d移栽晚稻(T3)和重型旋耕机+耕作后沉实2 d移栽晚稻(T4) 4个处理对晚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养分积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个年份均以T4处理的水稻植株最高,分别为100. 5和99. 4 cm; 2个年份均以T1处理全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01和98 d;均以T4处理全生育期最长,分别为106和102 d;植株茎、叶及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4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745. 05、1867. 35、14 932. 2 kg/hm2(2016年)和3681. 15、1861. 05、14 897. 25 kg/hm2(2017年);水稻产量高低顺序均表现为T4、T2、T3、T1。植株茎、叶、穗及地上部分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均以T4处理最高,T4处理的地上部分氮、磷、钾素积累量比T3处理分别增加9. 7、2. 32、10. 3 kg/hm2(2016年)和9. 7、2. 22、10. 3 kg/hm2(2017年)。因此,综合考虑生育期、产量、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等因素,以T4处理最佳。
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肖小平李超汤文光汪柯程凯凯
关键词:晚稻耕作方式干物质
一种双季稻田晚稻少耕机插方法
本发明属于双季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季稻田晚稻少耕机插方法,晚稻及时播种;早稻按期收获;晚稻少耕灭茬,对全田只旋耕一遍,将稻茬及稻草旋入表层泥土即可;晚稻适龄机插,合理密植;晚稻机插后灌水。本发明通过少耕即全田只旋耕...
李超肖小平程凯凯汪柯郭立君汤文光唐海明潘孝晨黄颖博
文献传递
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双季稻区机插晚稻养分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明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机插晚稻养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基肥∶分蘖肥=5∶5(T1)、基肥∶分蘖肥=7∶3(T2)和轻简化一次性施肥(T3)等3种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机插晚稻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年份中,T2处理机插晚稻大田全生育期最短,均为98 d,T3处理大田生育期最长,分别为104 d和101 d; T2和T3处理株高最高,CK处理最矮;T2处理茎、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T1、T3和CK处理。各处理产量表现为T2> T1> T3> CK,施肥各处理间晚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T2处理最高,晚稻平均产量分别为8154 kg/hm2(2015)和6703. 5 kg/hm2(2016),比CK处理平均增产67. 36%和9. 16%。T2处理的植株对N、P、K素总积累量最高,T3处理次之,CK处理最低。因此,基于植株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水稻产量等方面的情况,在洞庭湖双季稻区施用纯N 180 kg/hm2条件下,机插晚稻早期基肥与分蘖肥比例对物质积累与产量影响并不大。
潘孝晨唐海明唐海明聂泽民肖小平李超汤文光程凯凯汪柯
关键词:晚稻施肥养分积累干物质积累
秸秆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推动传统稻作技术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本研究在稻草还田基础上设置不施氮常密(T1)、常氮常密(T2)、常氮增密(T3)、减氮常密(T4)、减氮增密(T5)5种双季稻栽培模式,研究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对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库容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下,减氮增密(基肥减施总氮量的20%,增加密度27.3%)的0~10 cm、10~2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及库容量与常氮常密无显著差异,但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6%、8.8%,碱解氮总库容量显著降低10.7%。与常氮常密相比,减氮增密可显著降低双季稻田的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氮素损失量及损失率分别显著降低51.7%及15.5个百分点;早、晚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33.6%、23.0%,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5.9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生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16.3%、3.7%。表明稻草还田下短期内的减氮增密不会显著降低土壤的全氮库容,但会显著降低土壤的碱解氮库容,可显著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
肖小平李超唐海明汤文光程凯凯郭立君汪柯潘孝晨
关键词:稻草还田双季稻氮素利用率
发展现代农作制,推进'三个提高'
根据湖南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湖南农作制变化特征.针对湖南省面临的人多地少,粮食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冬闲田面积增加,导致资源浪费和土壤退化;稻田耕地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
肖小平唐海明汤文光汪柯张帆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关键词:耕作制度劳动生产率
物料产甲烷潜力分析技术及设备评述被引量:18
2013年
物料产甲烷潜力测试(BMP)通常用于测定有机废弃物的厌氧可降解性能、最大产甲烷潜力和降解速率,不仅在沼气相关技术研究中得到使用,也是评估沼气工程盈利能力及其过程优化控制的重要工具。总结了BMP分析技术及设备,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一些高精度、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Yieldmaster甲烷测定系统、Ox-iTop生物降解测定仪和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AMPTS)等。
成喜雨李超李兵王冰田云郑明霞沈绍传
关键词:沼气厌氧发酵
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李超汪柯李微艳黄玲程凯凯孙耿
关键词:稻田长期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