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波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膜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耐药
  • 2篇白色念珠菌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阴沟
  • 1篇阴沟肠杆菌
  • 1篇粘附
  • 1篇生物膜作用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制
  • 1篇体外抑制作用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酶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有效成分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菌

机构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刘林波
  • 4篇郭瑞林
  • 2篇李亚婷
  • 1篇张晓雪
  • 1篇苏冰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肠埃希菌生物膜两种检测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检测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生物膜形成实验,分别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和半定量粘附实验,随机抽取25株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结果:临床分离的83株大肠埃希菌经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阳性率37.3%,敏感性81.8%,特异性100%;半定量粘附实验阳性率45.8%,敏感性100%,特异性78.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半定量粘附实验均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检测。
耿朝萌刘林波郭瑞林苏冰张晓雪
关键词:细菌粘附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成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1976年Marshall第一次提出了生物膜的概念,指出"生物膜是生长于细菌表面非常细的外聚合物纤维"。时至今日,人们对生物膜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认识,新的定义指出生物膜是微生物群落为了自我保护而产生的一种附着于组织表面、由其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包裹的细胞菌群的一种形态。
刘林波李亚婷郭瑞林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耐药机制
中药有效成分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来,随着临床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老年病、艾滋病的增加,以及有创治疗的广泛应用,使得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多,研究表明这与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以及相关医疗设备上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膜是指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物体表面形成的由微生物的细胞及其分泌的聚合物所组成的多细胞复合体。
李亚婷刘林波黄燕杰郭瑞林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中药有效成分
山苍子精油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稀释法药敏试验、血清芽管实验、XTT(甲基四氮盐)减低法等实验方法研究山苍子精油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为防治由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引起的难治性感染提供新思路。  方法:  1.从临床标本痰、咽拭子...
刘林波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生物膜
陕西某院产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现状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分离的142株阴沟肠杆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β-内酰胺酶(AmpC),使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42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或AmpC酶共74株(52.11%),其中单产ESBLs的48株(33.80%),单产AmpC酶的18株(12.68%),同时产2种酶的8株(5.63%)。检出阴沟肠杆菌较高的科室为ICU和妇科,构成比分别为38.03%、23.94%,痰液和尿液检出菌株构成比分别为54.93%、25.35%。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或AmpC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100.0%敏感,对其他12种抗菌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产ESBLs或AmpC阴沟肠杆菌对二、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重症患者可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轻、中度患者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AmpC抑制剂,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积极控制院内感染是目前控制含耐药基因菌株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方法。
刘林波耿朝萌郭瑞林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