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彬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催化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化学
  • 2篇制氢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2篇纳米
  • 2篇开放共享
  • 2篇共享
  • 1篇单原子
  • 1篇氮掺杂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转移
  • 1篇电解
  • 1篇电解水
  • 1篇电解水制氢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定制化
  • 1篇定制化服务

机构

  • 1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1篇范晓彬
  • 6篇张凤宝
  • 5篇李阳
  • 3篇邹少兰
  • 3篇彭文朝
  • 2篇贲宇恒
  • 2篇张国亮
  • 2篇王军
  • 1篇赵美蓉
  • 1篇张志超
  • 1篇夏清
  • 1篇王志
  • 1篇李新刚
  • 1篇乔斌
  • 1篇冯亚青
  • 1篇汪洋
  • 1篇靳凤民
  • 1篇马新宾

传媒

  • 4篇化学工业与工...
  • 2篇化工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四届全国大...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脱盐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电化学脱盐技术通过可逆的电化学过程实现离子固定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节能水处理技术。有关脱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离子传输和去除特性,进而为材料和电池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根据电化学基本原理,可以将电化学脱盐机理分为电吸附机理与电荷转移机理两大类,后者包括氧化还原活性导电聚合物、离子插入(或插层)反应、转化反应以及氧化还原活性电解质。先进表征技术(包括原位X射线技术、原位波谱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包括分子动力学模拟、密度泛函理论、有限元分析)在机理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
齐元帅彭文朝李阳张凤宝范晓彬
关键词:电化学脱盐电荷转移
圆二色仪新培训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22年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承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全时开放共享能有效提升平台运行效率及设备使用率。严格、高效、系统的分析仪器培训在保障全时开放长期运行的同时,也极大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大型仪器平台圆二色光谱仪全时开放共享的可行性和关键点;针对该仪器在原有培训和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完善和升级,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培训体系,以开放共享和实践教学为双目标实行分级培训和管理,探索基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多层次新型培训和全时开放体系建设。新体系运行初见成效,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设想。
邹少兰乔斌何清靳凤民贲宇恒范晓彬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催化降解双酚A被引量:3
2022年
在高级氧化(AOPs)过程中,合理设计出环境友好、稳定高效的催化剂对水污染降解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NHPC),并将其作为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过一硫酸盐(PMS)活化剂;结合动力学分析与多种表征手段,探究了结构缺陷、sp^(2)杂化碳、氧官能团和3种典型的N键构型(吡啶N、吡咯N和石墨N)等因素对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BPA的反应速率常数与石墨N含量呈线性相关,表明石墨N是主要活性位点。同时,热处理可以通过再生石墨N来恢复催化剂活性,再生后的催化剂性能优于未使用的催化剂。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确定了NHPC-800/PMS体系主要是通过超氧自由基(O_(2)^(·-))介导的自由基过程降解双酚A(BPA)。加深了对氮掺杂碳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理解,对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王清张凤宝范晓彬李阳
废弃吸附剂衍生的钴修饰碳材料活化过氧单硫酸盐降解双酚A被引量:1
2023年
首先合成了一种羧甲基壳聚糖气凝胶(CMCS)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净化钴离子废水;然后对吸附钴离子后的废弃吸附剂进行改性和煅烧,合成了负载钴纳米颗粒氮掺杂碳材料(Co@NC-800),并将其应用于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双酚A(BPA)。结合动力学分析与多种表征手段结果共同证明了Co纳米颗粒是主要的活性位点;并通过调控煅烧温度,探明石墨氮有利于提高Co纳米颗粒与碳载体的协同作用,从而促进PMS的活化。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确定了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是Co@NC-800/PMS体系中主要的功能活性物种。本研究为废水固废物高效利用制备催化剂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郭旭张启成贺宏伟张凤宝范晓彬李阳
关键词:过硫酸盐
生命科学protocol类文献资源梳理及其发展趋势
2024年
研究结果公开发表与开放共享交流机制推动了近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为更好地存储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技术条件。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命内在的复杂性使得获取数据、支撑研究结果的方法的充分公开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针对出版物中方法细节报告通常不全、实验重现率低的局面,以reproducible step-by-step方式撰写为特征的protocol得以快速发展。本文首次系统梳理了protocol文献资源;从期刊中的单篇论文到期刊专栏、整刊,再到专门网站和预印本存储数据库,protocol出版方式的这些变化,具体折射了实验方法逐渐独立于研究结果而开放共享的探索历程;最后展望了发展趋势。
董佳俎岑璇张悦刘纯溪张瑶邹少兰范晓彬
关键词:生命科学开放共享PROTOCOL文献资源可重复性数据库
激发活力 推动高校科技协同创新被引量:3
2013年
一年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为“2011计划”)。该项计划的实施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
冯亚青赵美蓉王志马新宾张志超范晓彬李新刚王军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技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内涵式发展
高稳定性的智能型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备方法,可调控的光学性质,和可控制启停的催化活性
利用嫁接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支链的大分子葡聚糖(DexPNI),开发了高稳定性智能型金纳米颗粒(AuNPs)制备的一步法。所得金纳米颗粒在32~35℃之间能逐步控制反应速率,并且当温度高于35℃可以停止反应...
吕威鹏汪洋冯文骞齐俊杰张国亮张凤宝范晓彬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光学性质催化活性
Pd/WS_2二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首先通过锂离子插层制备了薄层WS_2纳米片,并采用软模板法在纳米片上负载了Pd纳米颗粒,得到Pd/WS_2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Pd颗粒均匀地负载在了WS_2纳米片上。随后在H_2SO_4水溶液中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析氢起始电位为155 mV,塔菲尔斜率为121.79 mV·dec^(-1),总体催化性能相比于单纯的WS_2纳米片和Pd金属颗粒有很大的改善,也优于当前商用的Pd/C催化剂。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d/WS_2复合物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析氢稳定性。
蔡迪朱远蹠翟婷婷周洲丁超颖范晓彬
关键词:电解水制氢
MoS_(2)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电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电催化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较快等优势,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高值小分子合成等领域具有极大应用前景。因此,设计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是推动电催化反应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二硫化钼(MoS_(2))以其低成本、可调的电子性质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用于电催化的最有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同时,单原子催化是一种功能强大、极具吸引力的技术,成本显著降低,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本文首先综述了MoS_(2)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包括电化学沉积、湿化学浸渍、水热/溶剂热和氢气等离子体还原。其次,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相应催化剂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最后,从单原子改性、机理研究、合成工艺三个方面讨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趋势,即制备多金属MoS_(2)基单原子催化剂,深度表征和计算澄清反应机理,开发绿色环保的合成工艺等。
宋悦张启成彭文朝李阳张凤宝范晓彬
关键词:电化学催化剂制氢
差异化互补多层次培训管理模式促科教融合育人——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024年
如何优化开放培训管理体系,提升仪器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型仪器作为优质科研和教学资源载体的潜力,是高校公共服务平台共同面临的课题。针对学院大型仪器测试平台现状和存在问题,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为例,针对仪器特点,充分依托和利用平台现有软硬件条件,发展了差异化互补、线上线下相结合、分级用户、多层次培训仪器开放管理新模式;并重点通过助理测试员制度、定制化服务和实验案例库建设,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经过数年运行,此模式被证明能大幅降低人为故障,实现全时开放,带动测试服务水平和发表论文数量质量同步上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促科教融合育人的同时,也为其他大型仪器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方卉邹少兰翟勇何清贲宇恒王军范晓彬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定制化服务案例库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