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青蒿
  • 2篇脑型疟
  • 2篇病理
  • 1篇低浓度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原虫
  • 1篇神经损伤
  • 1篇双氢青蒿素
  • 1篇疟原虫
  • 1篇气机
  • 1篇气机升降
  • 1篇气机升降理论
  • 1篇青蒿素
  • 1篇青蒿琥酯
  • 1篇全身
  • 1篇全身炎症
  • 1篇全身炎症反应

机构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凯
  • 4篇李玉洁
  • 3篇郑晓俊
  • 2篇朱晓新
  • 2篇姜晓慧
  • 1篇翁小刚
  • 1篇王娅杰
  • 1篇图雅
  • 1篇杨庆
  • 1篇杨岚
  • 1篇李凯
  • 1篇陈颖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紫萁贯众单体成分对小鼠SIRS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探索紫萁贯众醇提取物中单体成分对羟基苄叉丙酮(4-hydroxybenzylideneacetone,HBAc),3,4-二羟基苄叉丙酮(3,4-dihydroxybenzylideneacetone,DHBAc)对SIRS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BAc,DHBAc低、中、高剂量(25,50,100μg·kg^(-1))组。预防给药7 d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PS),造模5 h后检测小鼠肛温、呼吸频率、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糖脂代谢以及肺组织炎症因子和炎症相关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LPS(6 mg·kg^(-1))可致小鼠呼吸频率降低(P<0.05),体温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血小板减少(P<0.01),血糖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分泌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HBAc,DHBAc均明显增加动物呼吸频率,升高动物体温,降低外周白细胞水平以及单核细胞百分比(P<0.05,P<0.01),并显著升高血糖水平(P<0.05,P<0.01),减少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P<0.01)。结论:腹腔注射LPS致小鼠SIRS模型成立,HBAc,DHBAc对LPS致小鼠SIRS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IκB,c-JUN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李凯李凯杨庆闫思超翁小刚翁小刚杨岚陈颖王娅杰郭媛朱晓新朱晓新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内毒素
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实验性脑型疟及其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幸存儿童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青蒿琥酯对CM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CM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临床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该研究通过伯氏疟原虫Pb ANKA(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模型,通过比较原虫血症水平、存活率、ECM昏迷及行为学评分、脑微血管阻塞、肝组织疟色素沉积及体温、体质量等,探讨青蒿琥酯复方组合的抗脑型疟作用。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复方组合能提高Pb ANKA感染小鼠的生存率,降低原虫血症水平,有效改善ECM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脑血管阻塞和肝脏疟色素沉积,对体温、体质量等基础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了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ECM所致病理改变和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有望为人类CM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姜晓慧陈利娜李凯郭媛郑钟原杨婷郑晓俊郑晓俊李玉洁
关键词:脑型疟联合疗法神经损伤病理
低浓度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3D7株干预效应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非洲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既往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灭红内期疟原虫,且对环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屡有新的发现,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浓度可达体外实验半数抑制浓度的50~80倍。该实验采用恶性疟原虫国际标准株3D7体外培养,观察半数抑制浓度双氢青蒿素处置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特征的变化,进而探讨双氢青蒿素对3D7红内期生长周期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恶性疟原虫3D7株进行连续同步化3次以上,于末次同步化后6h给予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半数抑制浓度(10nmol·L^-1)1次,连续观察3个生长周期(132h)。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作用后,3D7生长显著抑制(P〈0.001),环状体生成率显著降低(P〈0.05),滋养体形态异常且不饱满,裂殖体内裂殖子数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周期迟滞且紊乱。实验表明非杀灭浓度DHA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对3D7的干预效应可能不止作用于环期,而是对疟原虫生长的各个环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郭媛李凯姜晓慧杨婷姜晓慧陈利娜李玉洁郑晓俊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恶性疟原虫红内期
脑型疟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CM死亡率高,生存的患者持续的脑损伤可表现为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CM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感染疟原虫红细胞(parasitised red blood cells,pRBC)在脑微血管中的滞留、脑实质中的点状、环状出血,以及广泛的脑内皮细胞活化、局灶性内皮细胞损伤和坏死等。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脑型疟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pRBC黏附、炎症反应级联、血管渗漏性损伤、脑部缺血缺氧等。研究表明,目前用作CM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有(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CXC chemokine ligand 4,CXCL4)、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等。该文梳理了近年来脑型疟基础及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的最新文献,着重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调控因子、相关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系统总结近3年脑型疟炎症及免疫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建良李凯郭媛赵正陈利娜姜晓慧李玉洁姜晓慧李玉洁
关键词:脑型疟炎症免疫病理
辛开苦降法及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肠癌患者数量以每年4.2%速度迅速增长,年均新发结肠癌病例超过17万,甚至超过全球平均递增速度,排在恶性肿瘤和致死病因的第四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的诊治状况也不容...
李凯
关键词:结肠癌气机升降理论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