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光
- 作品数:4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镁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经过常规预处理后的镁合金清洗处理后,在磷酸盐电解液中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样品表面构筑粗糙化的微/纳多孔表面,然后经过丙烯酸溶液处理,最后在其表面旋涂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 王立平薛群基刘维民梁军郭志光
- 文献传递
- 仿生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酸和超疏碱性表面的仿生的金属铝或者铝合金的超疏水表面。该方法将金属铝或者铝合金进行预氧化过程和化学修饰表面形成仿生超疏水性表面。将纯水、酸或碱液滴...
- 刘维民郭志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该涂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硅酸酯溶于极性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氨水作为催化剂,用盐酸将其pH值调至5‑6,然后加入盐酸多巴胺粉末搅拌3‑5 h,再次加入催化剂氨水后陈化12‑1...
- 郭志光司一帆
- 文献传递
- 超疏水磁性Fe3O4/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及其油/水分离
- 借助于多巴胺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薄膜制备出Fe3O4/聚多巴胺(Fe3O4/PD)复合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所制备的颗粒经1H,...
- 郭志光
- 关键词:超疏水
- 仿生超滑表面的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受自然界中猪笼草的启发,通过在粗糙结构中灌注稳定的低表面能液体,替代超疏水表面粗糙结构中的空气层,形成稳定连续的润滑油层,制备了注液超滑表面。由于润滑油层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许多液滴在其表面滑动阻力小,难以浸润和黏附在表面。基于超滑表面的这些特性,它们在防腐蚀、防冰冻霜冻、自清洁、抑菌以及防微生物黏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润滑油具有流体特性,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面临润滑油损失问题,最终导致超滑表面性能失效。因此,提高超滑表面的稳定性、耐久性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减少超滑表面润滑油的损失,研究人员从超滑表面的设计制备出发,在粗糙结构的构筑、修饰剂和润滑油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液体灌注超滑表面、固体超滑表面的设计和制备方面出发,详细综述了如何设计制备稳定性好的超滑表面,以延长超滑表面的使用寿命。首先,简要介绍了超滑表面的设计原则,从液体灌注超滑表面的设计和制备角度,详细综述了粗糙结构、修饰剂以及润滑油性能对超滑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总结了固体超滑表面的设计、制备方法及面临的问题。最后,对超滑表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制备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超滑表面提供参考。
- 范海峰郭志光
- 关键词:稳定性
- 一种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方法,将硅酸酯、氨水分别加入极性溶剂中得溶液A和溶液B,将两者混合,用盐酸将混合液pH调至5,然后用碱性催化剂将pH调至8~9,陈化得到不透明凝胶;在不透明凝胶中加入正己烷和硅甲基修饰剂...
- 郭志光司一帆
- 一种基于超滑移表面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滑移表面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制备摩擦电极:①将聚四氟乙烯分散液通过旋涂方法涂覆到清洗后的承托基底上,得到PTFE涂覆的基底;②将PTFE涂覆的基底加热除去PTFE分散液中...
- 郭志光陈奕黄金霞刘维民
- 在硅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薄膜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硅表面上制备超疏水性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微观结构为微米和纳米结构共存在的双层结构,再通过含氟的有机物对其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水滴在此表面上的滑动...
- 刘维民郭志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了基底的处理、核壳结构的制备、微纳米结构的组装,涂层的热处理、疏水物质修饰等步骤。所得涂层表面经过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后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
- 郭志光陈钰石雷李静刘维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探测苯甲醛气体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探测苯甲醛气体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片状或花状氢氧化镍中间体的形成和热处理过程。通过实验有力证实,所得氧化镍气敏传感材料对苯甲醛目标分析物响应值高,选择性好,且具有较快的响应和...
- 郭志光杨付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