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丽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衰竭
  • 3篇气管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哮喘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呼出气
  • 3篇呼吸衰竭
  • 3篇肺疾病
  • 3篇出气
  • 2篇多索茶碱
  • 2篇炎性
  • 2篇哮喘患者
  • 2篇老年

机构

  • 9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李小丽
  • 7篇张瑞
  • 7篇陈亚飞
  • 6篇夏玉红
  • 3篇陈宏民
  • 1篇王志新

传媒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塞来昔布辅助治疗对老年肺癌患者炎性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辅助治疗对老年肺癌患者炎性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3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辅助治疗,两组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肺功能并随访到2017年12月,记录患者生存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1%和53.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所有毒副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IL-2与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44±2.12)个月和(11.94±3.19)个月,KM法分析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辅助治疗老年肺癌患者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好,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李小丽夏玉红陈宏民张瑞
关键词:塞来昔布老年肺癌炎性介质肺功能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有创通气法)与观察组(63例,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T)、PH值、心率(HR)。结果:观察组的PaO_2、PaCO_2、RT、PH、H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7%)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李小丽陈亚飞张瑞夏玉红
关键词:动脉血氧分压
多索茶碱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接鼻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索茶碱注射治疗,采用微量注射泵将100 m L生理盐水并300 mg多索茶碱24 h维持泵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O_2平均值、PCO_2平均值、RR平均值、HR平均值、血气pH的平均值均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满意度为85.26%(81/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P<0.05)。结论:采用多索茶碱与无创正压通气的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PO_2、PCO_2、RR、HR、血气pH值等指标,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以及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张瑞陈亚飞李小丽
关键词:多索茶碱注射液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体中一氧化氮浓度(FENO)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和身体健康的志愿者80例,分别测定其经口腔呼出气中NO浓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6周后再次测定其呼出气NO浓度。结果急性发作组的呼出气NO浓度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呼出气中NO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呼出气NO浓度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吸入舒利迭可以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气道炎症。
张瑞陈亚飞李小丽
关键词:舒利迭支气管哮喘一氧化氮
多索茶碱及高流量吸氧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及高流量吸氧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多索茶碱)和研究组(多索茶碱及高流量吸氧),各4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H、PaCO2、RV/TLC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降低,血氧饱和度、PaO2、OI、FEV1/FVC、DL-CO%、PEF25、TLC、PO2、PEmax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及高流量吸氧可有效改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还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李小丽夏玉红陈亚飞张瑞
关键词:多索茶碱高流量吸氧呼吸衰竭肺功能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一氧化氮呼出气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一氧化氮呼出气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入院治疗的鼻炎合并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布地奈德莫特罗粉组,每组30例,一般治疗组采用氨茶碱等普通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为一般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同时收取正常健康者30例,连续用药5周后,停药5周,检查一氧化氮(NO)呼出气。结果一般治疗组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一氧化氮呼出气治疗前后自身相比(t=80.475,P<0.001),两个治疗组与健康者比较(χ2=7.162,P=0.007)。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一氧化氮呼出气效果优良。
陈亚飞张瑞李小丽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中呼出气一氧化氮的监测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4.6.15~2016.10.11。针对诊断中FEV1与FeNO检测值的比较以及ROC曲线分析...
夏玉红陈宏民李小丽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一氧化氮FEV1病情诊断
溴己新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探讨盐酸溴己新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溴己新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6 MWT)、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RC评分和CAT评分显著降低,6MW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m MRC评分、CAT评分、6 MWT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小丽夏玉红陈亚飞张瑞
关键词:盐酸溴己新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炎性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对机体应激激素表达状态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对机体应激激素的表达情况,为该类患者机体不良应激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诊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为A组,选取同期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肺部感染患者为B组,45例单纯肺部感染患者为C组,45名健康同龄人为D组,将4组研究对象的机体应激激素血清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A组中不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及肺部感染分期者的检测水平。结果 A组患者血清机体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分别为(298.86±21.35)ng/ml、(28.76±3.24)ng/L、(284.98±17.37)ng/L及(68.54±7.28)ng/L,其均高于B、C组及D组,B组及C组则高于D组,且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肺部感染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的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体应激激素呈现高表达状态,并且感染较重者表达水平相对更高。
夏玉红陈宏民王志新李小丽陈亚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