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锐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心尖途径介入治疗复杂二尖瓣瓣周漏的疗效评价:附7例报道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心尖途径介入治疗复杂二尖瓣瓣周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7例双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的患者行经心尖途径介入封堵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42~64(51.3±7.1)岁,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5例。术前心功能Ⅲ级3例,Ⅳ级4例,距离初次手术时间6.5—8(3.6±3.1)年,二尖瓣反流量9.5~23.1(13.3±4.7)ml。手术采用全麻经左侧第6肋间小切口方法,在杂交手术室内完成。评价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心功能改善、有无溶血以及术后残余二尖瓣反流等指标。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100%。总体手术时间90—300(145.7±71.8)min,其中DSA照射时间6~25(12.1±6.5)min,住院时间5—12(10.2±3.5)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咯血1例,血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输血2例,输血量分别为1200ml和3290ml。术后出院前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二尖瓣反流量减少至0—1.0(0.43±0.45)ml(P〈0.05),患者生存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心尖途径介入治疗复杂二尖瓣瓣周漏具有无需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创伤小、住院时间短、DSA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对于复杂二尖瓣瓣周漏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方式操作难度大,适应证把握要严格,需要术者熟练掌握外科及经导管介入技术,通过个性化选择封堵器、早期治疗溶血等并发症等方法能够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及长期效果。
- 李晓峰刘洋唐嘉佑徐臣年杨秀玲金屏孟欣李红玲马锐陈敏俞世强杨剑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 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在西京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5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53.5±11.7)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9例,Ⅳ级6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6.8±8.2)%,二尖瓣反流量为12.0 (10.0,15.0)ml.首选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途径在二尖瓣瓣周漏处置入封堵器;对于复杂患者,可选择全身麻醉下经心尖小切口结合房间隔穿刺,进行封堵器的置入.术后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并进行出院后随访.结果 介入治疗距离初次手术时间为5.0 (0.6,7.0)年.1例患者因手术耐受性较差而未能完成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3.3%(14/15).手术时间(126.7±56.4)min,X线曝光时间(21.0±10.0)min,住院时间7.0 (6.0,10.0)d.术后并发症包括咯血1例,血尿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输血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7.0(4.0,12.0)个月,患者无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至(52.1±4.3)%,二尖瓣反流量减少至0.5(0,2.0)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长期效果需要迸一步研究.
- 徐臣年刘洋李晓峰陈文生杨秀玲王晓武朱永胜李红玲马锐陈敏俞世强杨剑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二尖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