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10篇腺癌
  • 4篇淋巴
  • 3篇乳腺癌前哨淋...
  • 3篇示踪
  • 3篇示踪剂
  • 3篇前哨
  • 3篇前哨淋巴结
  • 3篇肿瘤
  • 3篇淋巴结
  • 3篇癌前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乳晕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 2篇注射
  • 2篇腺肿瘤
  • 2篇疗效
  • 2篇淋巴结活检

机构

  • 12篇甘肃省肿瘤医...
  • 4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高波
  • 7篇张斌明
  • 6篇姜专基
  • 5篇宋波
  • 4篇杨克虎
  • 3篇姜晓燕
  • 3篇杜延泽
  • 3篇杨碎胜
  • 2篇郭雁翔
  • 2篇田金徽
  • 2篇高波
  • 1篇白晓蓉
  • 1篇苏金龙
  • 1篇李静
  • 1篇白海亚
  • 1篇管玲
  • 1篇蔡正良
  • 1篇盛志娟
  • 1篇马大昌
  • 1篇刘洋

传媒

  • 6篇甘肃医药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戈舍瑞林对比卵巢去势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比较戈舍瑞林与卵巢去势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BM、CNKI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收集戈舍瑞林与手术去势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依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 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个RCT,2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戈舍瑞林与手术去势相比在随访4年的总生存(OS)、无失败生存(FFS)、总有效率(RR)及恶心呕吐、粒细胞减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RR=1.14,95%CI:0.84-1.54;FFS:RR=1.01,95%CI:0.33-3.14;RR:RR=1.08,95%CI:0.86-1.35;恶心呕吐:RR=1.27,95%CI:0.66-2.44;粒细胞减少:RR=2.17,95%CI 0.81-5.76;不良情绪:RR=1.47,95%CI:0.84-2.56)。而戈舍瑞林治疗后潮热及外周组织水肿发生率高于手术去势(潮热:RR=1.37,95%CI:1.12-1.69;外周组织水肿:RR=4.65,95%CI:1.08-19.94)。结论:与手术去势相比戈舍瑞林未提高随访4年的OS、FFS及RR,而治疗副反应部分高于前者。
高波苏金龙田金徽姜专基杨克虎
关键词:乳腺癌卵巢去势戈舍瑞林META分析
68例超声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为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降低该类乳腺癌漏诊率的措施。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8例超声检查为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因素(超声血流类型、超声血流Adler分级等)与超声BI-RADS分类的关系,以及乳腺钼靶X线BI-RADS分类与超声BI-RADS分类间的关系。单向有序或双向有序等级资料的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法,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Dunn法。结果在超声血流为周边型、穿入型、内部型及无血流型的患者中,其BI-RADS分级为1、2、3级者分别2、5、14例,0、1、7例,1、2、13例以及4、12、7例,并且,在超声血流Adler 0、1、2级患者中,其BI-RADS分级1、2、3级者分别为2、12、7例,3、7、26例以及2、1、8例。不同超声血流类型、不同超声血流Adler分级患者间相比,超声漏诊的乳腺癌BI-RADS分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6、6.829,P=0.002、0.033)。不同钼靶X线BI-RADS分类的患者相比,超声BI-RADS分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74,P=0.023)。增加钼靶X线检查,提高了BI-RADS 4类患者17例,有效减少漏诊机会近四分之一;超声漏诊的乳腺癌绝大多数为早期患者(Tis期、T1mic期分别为22例和14例);其次是T1c和T2期患者,分别为17例和6例。结论病期早、病灶小、病理类型特殊、血流特征不典型是此类乳腺癌超声漏诊的主要因素,增加钼靶X线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但仍有一定局限性。
姜专基高波管玲张斌明刘鸿雁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检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示踪剂乳晕皮内单点注射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使用示踪剂乳晕皮内单点注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起连续入住甘肃省肿瘤医院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9mTc-亚锡植酸钠(99mTc-PHY)和美兰(MB)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s SLNB)示踪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示踪剂于患侧乳晕区皮内单点注射(注射剂量:99mTc-PHY 0.2ml,比强度1mCi/ml;MB 2ml);B组:示踪剂乳晕及瘤周皮内3、6、9、12点方向注射(注射剂量:99mTcPHY 0.4ml,比强度1mCi/ml;MB 4ml)。两组患者均接受SLNB并依据术中前哨淋巴结(SLN)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转移。SLNB后所有患者接受肿瘤原发灶处理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淋巴清扫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作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分析示踪成功率、术中SLN检出数量及SLNB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共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6例,其中A组(62例)成功示踪SLN者62例(62/62,100%),术中检出SLN 152枚(均数2.45±1.67);B组(64例)成功示踪SLN者64例(64/64,100%),检出SLN 154枚(均数2.38±1.55)。两组患者术中检出SLN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性指标,A组:ROC曲线下面积(AUC)=0.977±0.026,约登指数(YI)=0.955,灵敏度(SEN)=95.5%,特异度(SPE)=1,阳性预测值(PV+)=1,阴性预测值(PV-)=97.6%,准确率(Ac)=98.4%;B组:AUC=0.984±0.019,YI=0.967,SEN=96.7%,SPE=1,PV+=1,PV-=97.1%,Ac=98.4%。结论在SLNB时采用乳晕皮内单点注射示踪剂的方案能够精确的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其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效能与示踪剂多部位联合注射方案相当。
高波高波宋波姜专基杜延泽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随机对照研究
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以肩关节功能、肢体发生并发症、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肢并发症以及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杜延泽蔡正良杨碎胜张斌明郭雁翔高波姜晓燕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肢体功能穴位注射按摩
示踪剂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诊断准确性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选择最佳的示踪剂注射部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选择从该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2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的示踪剂注射部位选择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综合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共有16个诊断试验比较了示踪剂乳晕区(SA)和瘤周(PT)注射对术中前哨淋巴结(SLN)示踪成功率和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合并后的诊断准确性指标:敏感度(SEN)分别为0.9295%CI(0.90,0.95)、0.9295%CI(0.89,0.94);特异度(SPE):1.0095%CI(1.00,1.00)、1.0095%CI(1.00,1.00);诊断比值比(DOR):491.2595%CI(206.47,1168.80)、429.4895%CI(188.55,978.24);阳性似然比(+LR):40.6495%CI(18.24,90.52)、38.7495%CI(18.88,79.51);阴性似然比(-LR):0.1295%CI(0.08,0.16)、0.1195%CI(0.08,0.15);ROC曲线下面积(AUC):(0.976±0.012)、(0.960±0.021);术中SLN示踪成功率比较:OR=1.5795%CI(1.04,2.38),P=0.03。另有4个诊断试验比较了示踪剂瘤周皮内/皮下组织(ID)注射和瘤周腺体内(IP)注射对SLN术中示踪和诊断的影响。其合并后的SEN分别为:0.9595%CI(0.91,0.97)、0.9295%CI(0.87,0.96);SPE:1.0095%CI(0.98,1.00)、1.0095%CI(0.98,1.00);DOR:1368.8495%CI(231.36,8098.79)、758.1995%CI(168.51,3411.41);+LR:99.6595%CI(25.00,397.25)、84.7195%CI(21.30,336.87);-LR:0.0895%CI(0.03,0.24)、0.1195%CI(0.06,0.21);AUC:(0.999±0.001)、(0.994±0.014);SLN示踪成功率比较:OR=4.1595%CI(2.00,8.59),P=0.0001。结论:(1)SA相较PT具有更高的SLN示踪成功率以及SLNB诊断的准确性;(2)在示踪剂注射的具体解剖层次选择方面,ID优于IP。
高波鲁嘉驹刘洋田金徽杨克虎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META分析
示踪剂乳晕注射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时采用示踪剂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确诊的75位早期乳腺癌患者,99mTc-亚锡植酸钠(99mTc-PHY)和美兰(MB)作为示踪剂于SLNB前患侧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示踪并切除染料及核素标记的前哨淋巴结(SLN),依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转移。SLNB后所有患者接受肿瘤原发灶处理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淋巴清扫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作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结局指标为该示踪方法的示踪成功率以及SLNB诊断准确性;次要结局指标则比较MB、99mTc-PHY单独示踪与两者联合示踪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MB+99mTc-PHY于乳晕皮内组织单点注射时SLN示踪成功率:98.7%,SLNB综合诊断效能(AUC):0.932,95%CI(0.816,1.000)。2.与联合示踪相比,MB示踪成功率:90.7%,P=0.039,AUC:0.884,95%CI(0.779,0.989);99mTc-PHY示踪成功率:97.3%,P=0.560,AUC:0.908,95%CI(0.812,1.000)。结论:1.示踪剂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能够在术中精准的定位乳腺癌SLN并且具有较高的SLNB诊断准确性。2.MB+99mTc-PHY联合示踪在示踪成功率、SLN检出数量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综合诊断效能方面均优于MB单独示踪。
宋波高波高波张斌明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妊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乳腺癌治疗后妊娠与预后的相关性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青年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治疗后妊娠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5-01-01-2004-12-31甘肃省5家医院收住的2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妊娠情况与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复发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应用Cox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2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中,治疗后妊娠患者68例,未妊娠患者173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5年DFS分别为60.29%(41/68)和34.68%(60/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5;5年OS分别为72.06%(49/68)和52.60%(9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3;复发率分别为11.76%(8/68)和17.91%(3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率分别为27.94%(19/68)和47.40%(8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P=0.015)和临床分期(P<0.001)与患者5年DFS相关;肿块大小(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也与5年OS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为影响乳腺癌DFS(RR=2.256,P=0.003)和OS(RR=5.432,P<0.001)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可以提高患者5年DFS和OS,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杜延泽杨碎胜张斌明高波姜晓燕李静马大昌张银国白海亚
关键词:乳腺肿瘤妊娠预后
乳腺木村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称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漏诊。笔者报告了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木村病1例并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专科医师能有更深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姜专基高波刘鸿雁张斌明
关键词:乳腺疾病木村病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并发症之一,通常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目前对于淋巴水肿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手术治疗,显微外科可以重建淋巴回流通道,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显微外科治疗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等,本文就BCRL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姜专基刘鸿雁杨碎胜张斌明高波宋波
关键词: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姜黄素对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乳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下,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连续给药4周后,计算抑瘤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PI3K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抑制剂LY294002和姜黄素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影响,并探讨IGF-1、LY294002和姜黄素对MCF-7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肿瘤重量[(0.91±0.21)、(0.83±0.18)比(1.18±0.24)g,t=2.820,P<0.05;t=3.846,P<0.01]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为22.88%和29.66%.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脾脏指数[(7.14±0.85)、(7.58±0.89)比(6.32±0.57)mg/g,t=2.398,P<0.05;t=3.628,P<0.01]和高剂量组胸腺指数[(2.85±0.47)比(2.33±0.28)mg/g,t=3.254,P<0.01]高于模型组.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血清IL-2[(139.55±16.95)、(146.78±17.21)比(120.46±15.45)ng/L,t=2.819,P<0.05;t=3.859,P<0.01]、TNF-α[(53.46±6.89)、(57.19±7.01)比(46.57±6.32)ng/L,t=2.493,P<0.05;t=3.811,P<0.01]和高剂量组IL-12[(163.24±18.73)比(148.26±16.31)ng/L,t=2.340,P<0.05]高于模型组.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p-Akt水平(0.69±0.12、0.62±0.08比0.83±0.14,t=2.405,P<0.05;t=4.161,P<0.01)和高剂量组p-PI3K(0.62±0.11比0.75±0.13,t=2.537,P<0.05)、p-mTOR(0.56±0.11比0.69±0.17,t=2.098,P<0.05)水平低于模型组.IGF-1、LY294002和姜黄素(100μmo]/L)干预4T1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1
宋波高波
关键词:姜黄素小鼠乳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