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亚琴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小麦
  • 5篇玉米
  • 5篇土壤
  • 5篇播种
  • 3篇种植密度
  • 2篇单粒
  • 2篇单行
  • 2篇冬小麦
  • 2篇冬小麦产量
  • 2篇育种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土地板结
  • 2篇土壤板结
  • 2篇排出管
  • 2篇种子
  • 2篇夏玉米
  • 2篇小麦产量
  • 2篇小麦育种

机构

  • 14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贾亚琴
  • 12篇闫秋艳
  • 12篇鲁晋秀
  • 12篇李峰
  • 12篇杨峰
  • 12篇董飞
  • 9篇王苗
  • 3篇张建诚
  • 3篇许玉娟
  • 2篇张茂盛
  • 2篇姚建民
  • 2篇柯源泉
  • 1篇李汛
  • 1篇段增强
  • 1篇闫秋艳
  • 1篇王镇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199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隰县残塬沟壑区自然条件特点与生态建设构想被引量:2
1993年
隰县残塬沟壑区自然条件的特点是决定隰县试验区以综合治理为手段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了选中重点治理项目,有效地开发与整治黄土残塬沟壑区的生态资源,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腾飞,建立一个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建设样板试验示范区,在对隰县试验区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残塬沟壑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提出了以经济开发为中心,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重要措施的生态建设构想。为搞好试验区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基础。
姚建民张茂盛柯源泉贾亚琴
关键词:生态区土壤侵蚀
一种高效小麦播种后土壤板结破解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小麦播种后土壤板结破解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运动轮,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存储罐,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箱,...
鲁晋秀李峰董飞贾亚琴申艳婷王苗许玉娟闫秋艳杨峰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小麦播种后土壤板结破解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小麦播种后土壤板结破解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运动轮,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存储罐,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箱,...
鲁晋秀李峰董飞贾亚琴申艳婷王苗许玉娟闫秋艳杨峰
文献传递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5.25万、6.00万、6.75万和7.50万株/hm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强盛38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和穗位高升高,茎粗和单株干物质重降低,播期推迟使这种升高和降低效应进一步加强。玉米产量在密度间的变化根据玉米品种不同而异,整体均表现为晚播处理产量较低,中播处理较高。随着播期提前,玉米生育期也相应延长,生育期延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播种至拔节期。先玉335在早播和中播条件下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晚播条件下适宜低密度种植;强盛388在3个播期下均适宜低密度种植。本地区旱地玉米最佳播期在4月27日左右,适宜播种密度为6.75万株/hm2左右,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指标较优。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关键词:春玉米播期种植密度旱地
小麦育种单行单粒播种器
本发明属于农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育种单行单粒播种器。包括两个行走轮、多个播种单元、种子存储箱、把手;两个所述行走轮的圆心通过连接轴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与两个所述行走轮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位于两个所述行走轮之间,...
鲁晋秀贾亚琴董飞申艳婷冯建黎李峰闫秋艳张延峰杨峰
文献传递
隰县试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利用规划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土地调查小斑为评价单元,评价了隰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试验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依据广泛适宜性指数划分了若干土地开发适宜性类型区;采用多目标局势决策方法制定出了农、林、果、草4个地类的开发利用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得到初步实施,对于同类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推广价值。
姚建民张茂盛柯源泉贾亚琴马百旺
关键词:适宜性
一种旱地玉米休闲期整秸秆覆盖保墒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玉米休闲期整秸秆覆盖保墒种植方法,包括:玉米收获后,以玉米整秸秆覆盖地表;翌年5月上中旬,硬茬播种,或,对玉米整秸秆进行粉碎,并以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地表后硬茬播种,施肥;对播种后的玉米进行田间管理。
闫秋艳董飞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申艳婷王苗王镇
文献传递
播种方式对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为探讨适宜山西省晋南地区冬小麦节水旱作的播种方式及配套灌水模式,通过多点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方式[探墒沟播(T)和常规条播(L)]对不同灌溉条件下[雨养旱地无灌水(W0)和拔节期浇一水(W1)]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试验点,与常规条播处理相比,探墒沟播处理冬小麦地上部干质量、有效穗数、株高显著提高;旱地条件下,千粒质量也显著提高,但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沟播处理冬小麦产量显著提高2.4%~16.9%。灌水促进沟播条件下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沟播处理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增加8.9~19.9 mm;除2月份沟播处理土壤温度降低1.43~3.12℃外,其余月份整体增高0.15~1.66℃。综上,探墒沟播对晋南地区麦田土壤起到蓄水保墒、增加地温的作用,提高冬小麦有效穗数和产量,可作为冬小麦节水旱作的一项播种技术。
董飞闫秋艳杨峰贾亚琴李峰鲁晋秀张建诚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
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探讨水地条件下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夏玉米节水种植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以玉米品种“登海685”为试验材料,研究宽垄沟播和等行距平播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6.00,6.75,7.50万株/hm^2)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种植模式较平播增加玉米植株株高,使茎粗和单株干物质重降低。沟播模式的穗性状比平播处理较优,单穗重增加,且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边行优势。沟播模式的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始终高于平播处理,生育期延长,为后期籽粒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时,沟播模式夏玉米产量最高。沟播模式下夏玉米灌水量较平播减少52.9%,灌水时间减少50.1%,日均蒸发量减少,且水分含量高于平播处理,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39.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6.7%。可见,宽垄沟播是夏玉米增产增效的一种节水种植模式,明显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杨峰王苗张建诚王小泰阴东娟
关键词: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率
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2015-2017年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B0,CK),20(B20),40(B40),60(B60)t/hm2共4个生物炭施用量和不浇水(W0)、浇越冬水(W1)2个浇水处理,研究了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比B0(CK)处理分别增加8.0%和8.2%;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B40和B60处理比B0(CK)分别增加7.4%,12.2%和8.0%,16.3%。不浇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B60和B40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浇水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少小麦生育期耗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浇水比不浇水增加容重降低幅度。不浇水条件下,生物炭明显提高返青期前土壤日平均温度,浇水使生物炭对土壤温度的作用相反。返青期后,不浇水条件下土壤日平均地温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浇水条件下表现为日均地温较低时高,较高时低的现象。综合而言,适宜生物炭添加量可以增加旱区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董飞闫秋艳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冬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